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地下空间不能只开发不管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6日09:36 检察日报

  “工作人员不知道在突发停电后该怎么办,不知道保安的电话,不知道如何使用灭火器,不知道具体的逃生路径该怎么走。”政协委员吕璠向记者回忆那段走访经历时,依旧忧心忡忡。

  

地下空间不能只开发不管理

  在北京,许多大型超市都位于地下。生意兴隆的,平日里就人满为患,如果赶上过年过节,用拥挤不堪来形容不为过。除了超市,还有一些商场、娱乐城和出租房屋等也在地下,由于这些生活和公共场所地理位置的特殊,安全就成为格外引人关注的问题。但近日记者在走访中却发现,这些处于地下空间的营业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几乎随处可见。

  遇突发事件,加之心理恐慌和拥挤,光凭地下商场和超市在固定位置设置的逃生指示标志,人们很难自己顺利找到安全出口

  “我问了一系列关于安全方面的问题,商场工作人员是一脸茫然,这让我很吃惊,也很担忧。”2005年7月,北京市政协曾组织部分委员对该市海淀区几家大型地下商场和超市进行走访。“工作人员不知道在突发停电后该怎么办,不知道保安的电话,不知道如何使用灭火器,不知道具体的逃生路径该怎么走。”政协委员吕璠向记者回忆那段走访经历时,依旧忧心忡忡。

  吕璠告诉记者,除了工作人员缺少必要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知识培训,地下商场和超市还存在许多安全隐患,最大问题是逃生路径不明确。由于身处地下,没有参照物,许多人对方向的辨别能力会出现偏差。遇突发事件,加之心理恐慌和拥挤,光凭地下商场和超市在固定位置设置的逃生指示标志,人们很难自己顺利找到安全出口。其实,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商家可以在每个入口处放置卡片,卡片上标注出具体的逃生路径、救急电话等内容。

  “开发地下空间应该是一项利民工程,但不能只盯着地下空间带来的利益。缺乏管理机构、管理职责和责任不明确,如果这三个问题不解决,用于经营的地下空间的安全问题就是‘纸上谈兵’。”吕璠指出,政策和法规的缺失,将制约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

  不良的通风状态导致可燃物不能充分燃烧,还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人们的疏散速度

  采访中,吕璠还告诉记者,她走访的几家大型地下商场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建筑项目最初的目标是用做商用,这一点始终没更改过。有许多规模不大的地下商场及娱乐城,其前身是车库和仓储室,是经营者二次改造而成的。对此,记者电话采访了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汪先生,他指出:擅自更改地下空间用途,很危险!

  汪先生解释说,不同用途的地下空间,建筑结构及基础设施都有着很大差别。普通百姓接触最多的地下经营场所多为商场、超市和娱乐城,这三者的共同点是面积大、人员多、电器照明设备多、可燃物多。由于地下空间自然排烟和进风条件差,小的火灾也能产生大量烟气。高温浓烟充满整个地下空间前,总会呈现积聚不散的状态,能见度随之降低。此外,不良的通风状态导致可燃物不能充分燃烧,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人们的疏散速度。因此,地下经营场所的经营者在设计、建造、装修和使用管理地下空间时,要格外关注人员疏散的速度、时间以及人流宽度和通行能力等问题,以备不时之需。

  汪先生还指出,如果地下空间是用做仓储,在设计建造时就会有不同的数字指标,但这些指标只对仓储用途负责。如果挪作营业商用,就好比用只能装冷水的矿泉水瓶,去接热开水一样,后果不堪设想。

  目前有部分地下经营场所是不符合标准,应该关门的。也有一些进行了整改,但仍不到位

  “据初步估算,北京市内目前约有2.8万余处地下空间,按用途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人防工程,用于战争或灾害阶段百姓防身,根据相关规定,人防工程是可以平战结合使用,即在非战争时期,人防工程可以按要求开发设计为商用;二是普通的地下空间,就是地下商场、地下车库等。前者归人防部门管理,后者则由建委负责。”北京市人民防空办地下空间开发管理处处长程拴牢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了有关地下空间的用途和管理情况。

  “虽然人防和建委是主管部门,但地下空间管理还涉及消防、卫生、治安、建设等部门和机构,涉及面较广。”程拴牢告诉记者,2005年年初,北京市政府曾针对地下空间的安全使用管理推出过一个规定,对地下空间的负责人、硬件设施以及管理者和使用人应遵守的规章制度提出了详细、严格的要求。按照这个规定,目前有部分地下经营场所是不符合标准,应该关门的。也有一些进行了整改,但仍不到位。

  “不过这种状况不会维持太久。”程拴牢向记者透露,今年7月,北京将推行强制措施,这只是作为地下空间严格管理工作的开始,以后还会陆续出台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对象包括涵盖奥运地下场馆在内的所有地下空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