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过大年市民花钱很讲“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7日00:15 哈尔滨日报

  本报记者 周 围

  春节一向是消费者彻底释放消费能量的时候。年终奖、红包接踵而至,口袋里的钱多起来了,拼命工作了一年的人们希望好好地“犒劳”一下自己。商家瞅准了这个时机,大打“亲情促销”牌,让利、打折频繁轰炸,想方设法要把消费者积蓄了一年的消费冲动全部激发起来。但是,春节后记者在走访了哈市各商家后了解到,今年哈市春节消费显得理性得
多,让部分商家颇感意外的同时不免增添了几分失落。

  常规促销手段不灵

  对于春节期间市民消费的特点,商家最清楚不过。春节市场的消费容量极大,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攀比心理、从众性都很强。在这个中国传统最重要的节日里,市民一般不会吝惜多花几个钱。春节一过更是家庭消费的最高峰,带着礼物走亲访友,同样蕴含着巨大的市场。因此,商家都憋足了劲,想要在这期间大赚一把。

  白酒、干货、糖果是春节市场的高需求产品。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的销量却略低于往年,且很多市民都不是大宗购进,而是少量分批地购买。据一位超市的负责人介绍,每年畅销的单品一般都会断货,今年他们早早就与经销商进行了沟通,提前把超市和终端的货压满了,以防止在销售高峰出现配送压力过大、市场断货情况,然而,今年哈市市民春节期间购物明显不如往年积极,使得超市和经销商都有种失落的感觉。

  一位商场负责人表示,每年春节期间都是百货、服装、鞋类的销售旺季。春节充满了喜庆,为烘托节日气氛,商家都以搞活动为名争抢顾客。但是,近来市民都已回归理性消费,并不是非要等到春节前再购买新衣服,因此,单靠节日气氛吸引消费者,并不会带来更多的销售额。消费者往往更看中打折促销,哪家商场的促销力度最大就更能吸引人。由于今年春节期间哈市商家打折力度小于元旦前后,所以,尽管春节期间商家照常营业,但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一位山特产品的哈市经销商告诉记者,去年春节期间他们的产品出现了抢购的情况,今年他们便在哈市几家大型超市里都做了“重点部署”,临时加雇了两个促销员,却没想到忙乎了半个月,销量明显不如去年,没赚到多少钱。一家饮料厂家精心推出了“春节大礼包”———将不同的口味产品放在一个包装里,组合而成“喜庆装”、“家庭装”,同时,促销的力度也大过平日,但也同样受到了冷遇。饮料厂家的负责人不禁感叹:“选择的余地太大了,消费者真是越来越难伺候了。”

  面对春节市场的销售高峰,众商家都使出了浑身解术,但随着消费者消费越来越理性,商家明显感觉到在提升营销水平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开发出新产品,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理性消费各有高招

  春节期间,哈市各家超市不仅不停业,还纷纷延长了营业时间。这也是哈市消费者不集中消费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为了消费得经济实惠,避免盲目消费,市民也是各有高招。

  在道外区的一个居民小区里,一群老人组成了“价格侦查队”。在道外区的一家洋超市内,两位老年消费者结伴而购,其中一位老人刚要买打“特价”的龙眼,另一位同行的老大娘赶忙上前制止,她指着标签说,昨天还4.98元一斤呢,今天就涨到5.98元,还打什么特价?这不是骗人吗?这位大娘告诉记者,她家离超市很近,今年根本没囤积年货,过年这几天随时到超市买吃的,就当锻炼身体了。她们小区里有一群经常逛超市的老年人,彼此之间很熟悉,都很注意价格的变化,并且互相交流,因此,少花了不少冤枉钱。

  消费者李女士向记者传授了春节期间保持理性消费的“绝招”。早在元旦时,李女士就提前列出了一个大致的消费计划表,以此避免全家过多的冲动消费行为。据李女士介绍,虽然实际执行起来有较大的难度,但是可将消费分成“必需”和“非必需”两种类型。“必需”消费是必要的,对于“非必需”消费一定要坚持原则,不要因一时头脑发热就贸然出手。

  消费者张女士告诉记者,春节期间要回避“羊群效应”。春节期间,受商家和整个社会环境、氛围的影响,会不自觉地产生更多的消费行为。而且,一般而言,在节日期间打折优惠促销活动的消费价格的确要明显低于平时,但这并不是节日可以疯狂“血拼”的理由。因为有时价格便宜的东西并非是你所需要的,“贪便宜”的心态是一种需要回避的消费行为。不是非必需的商品,最好还是有所选择,具有一定意义、性价比高的商品至少不至于让你买后感到后悔。

  刚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宋宇也将他避免冲动消费的秘诀告诉了记者———少用信用卡埋单。据记者了解,时下“80后”一族的新新人类各种观念都很超前,消费时也不例外,刷卡自然也就成了年轻人消费的新时尚,感觉很痛快。刷卡原本不是坏事,但在节日期间频频“潇洒一刷”中隐藏着透支消费的隐患。

  由此不少消费者都意识到,应该尽量避免使用银行卡,虽然刷卡时感觉良好,但刷卡由于没有感观接触,支出时仅是一个数字,很多人往往会没有钱数支出概念,于是,透支时有发生。

  理性消费是一种进步

  有关专家认为,春节期间理性消费的回归是一种明显的进步,标志着哈市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日趋成熟。短期消费行为是节日消费的一大特点,很多消费者往往在节日期间选择“集中式”消费,这种“高次数、高数额”的消费方式消耗了大量的费用,于是节后很多人会发现口袋瘪了,手头紧了,不由感到后悔。

  同时,哈市消协有关人士提醒消费者:节日期间,一定要选择信誉好、客流量大的商场和超市购物。大型商场和超市购买人群相对集中,货物周转快,货品相对新鲜。同时,要注意包装食品的保质期,接近到期的食品最好不要购买,因为春节期间家庭食品储存量相对较大,避免吃不完造成过期浪费。在购物时消费者要保留购物小票,仔细核对价格。节日购物的高峰和促销活动频繁,都会增加收银的出错率,如果购买的东西较多,就更应该注意核对价格。掌握了这些“窍门”,节日消费出手才会更加理性,消费起来才会没有后顾之忧。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