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如何避免3岁伢儿被打死的悲剧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8日01:42 杭州日报

  ●本报请来心理专家和幼教老师专门解析

  ●外来务工人员跑跑步也能舒解不良情绪

  ●教那么小的孩子死记数字本来就有点难

  因为学不会念“1、2、3、4、5”这几个阿拉伯数字,3岁孩童死于父母“望子成龙”的棍棒之下,目前孩子的父亲已被检察批准逮捕,而母亲因为有身孕在身,取保候审。这个悲剧去年年底发生在萧山的一个河南打工者家庭里,昨日杭州日报做了详细报道。

  孩子殒命是个意外,但在整个事件过程中,我们却能看到两个问题:

  第一,外来务工人员身处艰辛的生存环境,产生的不良情绪无法得到宣泄,使得他们把对生活的不满和怨气全部迁怒到了子女身上。

  第二,作为打工者的父母,承担着来自生活的各种压力,当自己无法改变现状时,所有期望全部由孩子来背负,“望子成龙”是所有父母的期望,但“望子成龙”心切,在这个案例中,却成了逼迫3岁孩子走上不归路的主要原因。

  “这样的事情完全可以避免。”昨日,两位专家分别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讲解外来务工人员缓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学前幼儿的教育之道。

  心理专家:徐方中(省立同德医院心理学博士)

  打死孩子的父母亲,除了存在教育方式、方法的问题,从心理学角度上分析,他们在生活中带有明显的不良情绪。相比之下,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要比城镇居民低许多。生活环境不稳定、社会地位比较低、心理社会支持系统比较差,三个原因使得打工者会产生各种不良情绪。有这四种情况要注意

  ■自信心较易受影响,表现为情绪忧郁

  症状: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下降;长期处于慢性抑郁状态

  点评:发生这种情况的打工者,在日常生活中动力明显下降,过得很不开心,有时与别人聊天时,别人生活得比自己好,钱赚得比自己多,很容易自怨自艾、自卑,产生明显的挫败感;当工作不顺利或家庭不和睦时,很有可能走极端。

  ■长期存在焦虑心理

  症状:对自身的经济条件不满;看到城里人生活由羡生妒

  点评:存在这种心理的打工者,症状较轻的表现在健康问题上就是失眠、多梦;在平时敏感多疑,特别注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人际关系往往处理不好,易激怒,与别人交往中,很可能一言不顺,就发生冲突。

  ■对外地生活不适应,无法融入外地环境

  症状:愿望实现不了,对当地人有偏见,长期有敌意

  点评:有这种心理的打工者很容易做出影响社会和谐的事。比方说他们会有意地对当地公共财物进行破坏,出现盗窃、抢劫一类的刑事案件。在其他城市的火车站,也出现过外地人拉帮结派,影响正常的公共秩序。

  ■打工产生不良情绪的后遗症

  症状:有些在外地有受挫经历的打工者,在返回家乡后,原有的道德观念也被破坏

  点评:这种情况也比较多见,很多在外打工者回乡后,好像变了个人,如孝敬父母、尊老爱幼、谦虚为人等道德观念都发生了改变,人变得自私,对他人漠不关心。对策:舒解不良情绪

  打工者身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良情绪。如果不良情绪被积压到一定程度,就会像火山喷发,发生在朋友之间就是争吵打架、夫妻之间就会家庭不和睦,感情产生危机,如果转嫁到子女身上,甚至还可能发生孩子受伤害的悲剧。所以在外打工,需要掌握一些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

  打工者的知识技能和心理素质都比较薄弱,看书看报学习的机会很少,同时在打工前,也没有做好承受挫败的准备。所以,身在异乡,打工者应该掌握宣泄不良情绪的途径。如果不良情绪程度比较低,打工者平时可以多些身体锻炼,跑跑步,到处走走看看,或者多些看电影、唱歌等娱乐活动;如果感觉情绪特别低落,可以给家里打打电话、找朋友聊聊天,甚至可以拨打一些电台、报社的谈话倾诉热线。如果心理疾病到了严重的程度,就应该到医院进行治疗。

  在外打工,纠纷难免,所以一定会遭遇各种人身攻击。每个人都有心理自卫机制,话不投机或遭到责备时,很容易发生口角或打架事件。以暴制暴或进行报复是不成熟的方式,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打110报警。

  幼教人员:周峻(三里亭幼儿园教师,教龄20年)

  教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方式方法

  3岁孩子怎么会接受抽象的阿拉伯数字呢?在幼儿园里,我们绝不会简单枯燥地教孩子数数。案例中的孩子学不会阿拉伯数字,但我们在教学中,用游戏方式就可以教会他们。比如“一和许多”的游戏:猫妈妈(老师)带孩子去钓鱼,每个孩子都钓一条鱼回来,老师问“大家钓了多少鱼啊”,孩子回答“一条”;孩子把鱼交给老师,老师又问“猫妈妈手上有多少鱼呢”,孩子回答“许多,许多”。你看,枯燥的数字孩子就这样掌握了。

  3岁的孩子只有小班的程度,尽管小、中、大班都只有1-2岁的差异,但教育的方法完全不同。

  ■小班(3-4岁):这个年纪的孩子基本无法进行抽象思维,像数字、文字、外语都是他们无法接受的内容。他们只对一些直观、感性的东西感兴趣,如玩具、音乐(简单、活泼的)、图画和动物;对小班的孩子,我们只做些适应性的培养,比如与陌生人简单的沟通、对简单事物的认知。

  ■中班(4-5岁):中班孩子最渴望什么?沟通、交流!现在大人和他们讲话还都用单音节词,比如“宝宝,吃饭饭”,其实这时的孩子正处于丰富语言的阶段,最需要的是用丰富的语言、完整的词汇去刺激他们;他们也最希望跟同龄人交往沟通;此外,中班孩子开始对新鲜事物感到好奇,但抽象思维还很弱,我们以前用儿歌化的算术口诀教孩子,就算他们学会了“一和四凑成五”,但问他们“一加四等于几”,他们还是不会。所以家长在教育他们时,特别要注重他们的沟通交往能力,切勿用枯燥抽象的内容进行灌输。

  ■大班(6-7岁):大班是与幼小衔接的阶段,一般的交往能力已经具备,掌握的词汇也接近小学生。但这时候,我们对他们还是用游戏的方式来教一些知识性的内容,这个阶段,他们对文字、图画的掌握相对要轻松许多,所以7岁左右的孩子可以增加一些难度。

  ■特别提醒: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所以孩子很小就开始学习识字、外语或乐器、舞蹈。我想说的是,家长一定要认识技能和能力这两个概念。

  技能就是那些外语、乐器、美术之类的东西;而能力则是指沟通、交往、认知和思考的方式等。我们教孩子,不要单纯地教他们哪项技能,而是要创造一个环境,培养他们的能力。(记者王浩 杭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