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下岗职工创办社会福利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9日07:24 红网-湖南日报

  通讯员 陈玲 李谟范 本报记者 段云行

  毛云修是冷水江市耐火材料厂的职工,2003年起企业改革被置换身份。一次他到市民政局办事,正遇上局里的领导在商讨安置孤儿的问题。一位认识毛云修的局领导说,老毛,你正好下岗了,不如你办个孤儿院,把这些孩子养起来吧!民政局在经费上会支持你!毛云修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事,他支支吾吾应付了过去。没想到,在了解了毛云修的为人后,
局领导都一致看好他,几次上门请他“出山”。

  想着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事做,孤儿们也实在可怜,毛云修和爱人商量着接下了这副担子。2003年9月,他们在离城区5公里左右的潘桥乡郭家居委会租了一栋民房,尝试着办起该市第一家孤儿福利院。

  很快,一个出生不到一周的弃婴走进了他们的生活。刚接过那个小孩时,毛云修心里直发怵,毕竟20年没有带过嫩毛毛了。夫妇俩麻着胆子给孩子洗了第一个澡,又手忙脚乱地给孩子穿衣服、冲牛奶、换尿布,昏天黑地的忙了好几天,才慢慢地把20年前侍弄自己小孩的那些招寻了回来。就这样,他们边学边做,竟然成了带小孩的里手,最多的时候夫妇俩一次带了8个。

  孩子一多,问题也就多了,吃喝拉撒倒是其次,就怕有个小病小痛。也许是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的缘故,一个小孩生病,有时会传染好几个。由于租住的房子离市区比较远,看病住院可把夫妇俩愁坏了也累坏了。一个深秋的夜里,8个月大的冷首毛突然发烧,毛云修又和往常一样,用背带将小孩捆在背上,踩着自行车直向城里医院奔去。挂号、确诊、治疗,等到打完点滴已是天亮,孩子在毛云修的怀里舒服地睡了一宿,而毛云修却一夜未曾合眼。

  折腾的次数多了,毛云修总觉着不是办法,自己吃亏,孩子也跟着受罪。他和爱人一合计,决定把自己城里的房子拿出来做福利院。在得到市民政局的同意后,他们将房子重新装修,赶在今年春节前搬了家。看到孩子们在洁净的地板上兴奋地追着跑着,夫妇俩笑咧了嘴。

  其实他们高兴的何止这些,真正让他们俩舒心的是3个心病去掉了:2005年底,两个有兔唇的男孩做了修补术,多了2个脚趾头的女孩做了切趾术。毛云修告诉记者,这些手术都是省民政部门为孩子们在省城免费做的。毛云修说,正是由于社会的关爱,他创办的孤儿之家才能走到今天。他清楚地记得,3位陌生人买了十几套小孩衣服送到家中,一家单位团委发动为孩子捐款,经常为孩子们看病的那家医院在治疗费用上总是给予最大优惠。大家都说是被毛云修善举而感动,而毛云修却认为自己只是在做一件很寻常的事,真正让他欣慰的是,带养的孤儿在民政部门的公证下有6个找到了新家。每次孩子们被新家庭带走时夫妇俩虽然很难受,但又觉得很开心。他们希望也相信,新家将会是这些孤儿们真正意义上的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