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邓勃:文物店里他学成了鉴赏大家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09日15:47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4岁时以15块大洋被卖出家门,电影技术学校毕业后被分去买卖古陶瓷,一晃四十多年就过去了…… 文/图本报记者邓勃 春节还在继续,4岁的彤彤的衣服也喜庆得很。她爬在67岁的爷爷赵自强的脖子上,
赵自强家的客厅像他本人一样朴实,最醒目的还算放在窗边的桔树,金黄的桔子还有艳红的红包。 让我惊奇的是,他家竟然没有多少古董摆件。 稀世珍宝光华重生 先说一个故事,故事很简单,主角是清雍正青花缠枝纹鉴赏瓶和赵自强。那个口径12厘米、高37.5厘米、底径4.3厘米的瓶是赵自强上世纪70年代帮单位收购的,时价5500元。 “现在市场价应值1.5亿元人民币!”赵自强欣慰地说,“这种鉴赏瓶存世仅此一件。” 这种故事对于赵自强来说可不少。在古董这行里,他不知不觉中走过了40年,40年的古董情缘,他在“冰冷的艺术”海洋里遨游了将近半个世纪。 “我看到好东西总是眼前一亮,我们这一行要的就是心动。”凭着这种心动,一件件熠熠生辉的古董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许多稀世之宝因为一点点心动而重生光华。 40多个春秋,经过他手的古陶瓷已多达百万件。 为何不为自己收藏一些?赵自强说:“我们为单位工作,做这一行又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不能买古董的。”他看了看自家的房子玩笑道:“如果我当时买一些,现在都不住那么小的房子啦。” 甘当门神守住文物 “有一次,我到一个爱好收藏古董的人家里,看到的是一屋一屋的假古董。”谈起这件事赵自强就感慨万端,“不止一个人这样啊。” 现在造假者的方法和手段千变万化,但“再狡猾的狐狸也躲不过高明的猎手”。赵自强就是这猎手之一。“他长着一双‘金睛火眼’,能识别宫内藏品之真、赝、高、低、制作年代。”有人这样评价他。 赵自强还有一个称号:“国宝把门神”,他抢救了数以万计的文物,其中定为国家一、二级文物的就达百件之多。这些国宝都曾是走私文物贩子眼巴巴地盯住的,有些稀世之宝还差点流出国外。 一生行过夫妻同心 赵自强有个难忘的童年,因为家穷,赵自强被卖了光洋15元,那年他4岁。 “我啊,电影技术学校毕业,专修放映机器制造,毕业后分配到广州市文物店做古陶瓷买卖,后来被选派到故宫学鉴定,再之后又到广州博物馆工作,我的历史很简单。” 赵自强的夫人岑瑞心也是同行,主要搞玉器鉴定。“古瓷鉴定,她不如我,但玉器鉴定,我不如她。” 岑瑞心笑着说:“我们同一单位同一行,一起搞鉴定几十年,有共同语言。” “现在我们都退休了,自由自在,只有我小彤彤管了。”小彤彤在房间跑来跑去,小小的辫子摇来晃去。 屋里一尊铜观音像摆在大福字下面,微笑着。“这是五百多年的文物了,是我退休后才买的。”赵自强凝眸,下意识地玩摸着这尊观音像。 走出赵自强的家,楼下是玩具和海鲜市场,人行道上人来人往,有急有缓,走向四面八方…… 赵自强小档案 广东台山人,1939年生,中国当代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现任中国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学会民间收藏委员会理事,广东省中国文物鉴藏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广东省文物博物专业高级评委。 (观宇/编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