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何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0日00:08 哈尔滨日报

  张建华 本报记者 杨兴文

  如何推进新农村建设,首先要了解农民所思所想和急切盼望解决的问题。为此,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市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于去年12月开展了百村千户问卷调查活动。调查表明,哈尔滨市新农村建设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和困难的一面。

  新农村建设的有利因素

  广大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反响热烈,热情高涨。问卷中,87.2%的农户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广大农民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信心十足,期望值很高。

  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投入能力明显增强。问卷调查中,30.4%的农户2005年家庭人均纯收入在4000元以上,贫困户的家庭人均收入也在3000元左右。

  农民素质不断提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撑。据统计,在农民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中,喜欢看科技节目的占22%,喜欢看法制节目的占21.5%,喜欢看新闻节目的占20.6%。现在农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越来越多,农民整体素质正在不断提高。

  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为基层干部领导农民建设新农村奠定了组织基础。在问卷中,85.6%的农户表示对村领导班子满意;50.1%的农户认为村党员干部的作用发挥得好。

  农村公共设施不断改善,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较好基础。调查显示,农民对居住环境的满意率接近40%,这表明近年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居住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十五”期间,全市累计投入14.5亿元,建设通乡公路1255.2公里,通村公路340公里,改建危险桥涵123座2424延长米。高等级路面连通的乡(镇)由25个增加到115个,占乡(镇)总数的59.6%;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0.8平方米,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到73%。

  新农村建设的困难不少

  农村公共基础建设相对落后。在参加问卷的农户中,31%的农户认为所居住的环境脏乱差,34.8%的农户认为当前农村生活环境最急需改善的是村屯道路,24.6%的农户认为应尽快解决农村人、畜混居问题。上述问卷集中反映了当前农村公共基础建设和农村村屯建设规划的滞后。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在问卷中,50%以上的农户认为农业基础薄弱是当前制约农业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其中,21%的农户认为当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农民现金收入水平不高。绝大多数农户的家庭收入来自农业内部和务工收入,约占参加问卷农户的82.3%,只有少数富裕户能够在副业生产和经商中获得额外收入。2005年,哈尔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064元,增长10.6%,但仍不足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2。

  农村金融服务不到位。在参加问卷的农户中,35.7%的农户认为当前生产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缺少资金;11.3%的农户认为,缺少先进适用生产技术是农民发展生产遇到的第二大难题;问卷中22%的农户表示对看病难、看病贵感到无可奈何。

  村镇建设投入不足。在参加问卷的农户中46.7%的农户认为当前农村环境脏乱差的原因是投入不足,91.6%的农户认为建设资金应该由上级政府投入。

  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及实地走访,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市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提出新农村建设几点建议。

  抓紧制定各类规划,科学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按照建设都市圈总体规划的要求,抓紧编制全市城镇体系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为科学制定哈尔滨市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学习借鉴外地新农村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

  新农村建设必须突出区域中心镇和中心村这两个牵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各县(市)要结合本地实际规划和建设一批中心村,逐步消灭偏远、分散、交通不便的自然屯,提高公共设施的共享水平。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点要放在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公共事业发展缓慢和农村环境脏、乱、差这三个突出问题上。

  新农村建设要采取典型示范的办法,积极探索经验。继续抓好12个小康示范镇的建设工作,各地可以选择合适的村做试点。加大对新农村建设新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