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狂欢,新年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0日00:11 哈尔滨日报

  后天就是农历正月十五了。据媒体介绍,今年的正月十五,我们哈尔滨将举行盛大的“冰雪狂欢元宵夜”系列活动,到时候,化装舞会、猜灯谜、现场制作冰灯、堆雪人、泼雪、看焰火等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在等着你。用“冰雪狂欢元宵夜”作为主题的本身,就已经奠定了欢快激越、热情奔放的基调。过年,还是热闹点儿好!

  中国人向来讲究含蓄、深沉,所谓“温柔敦厚”、“宠辱不惊”、“发乎情,止乎
礼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都是要求人们每时每刻保持内心的平静,并在行动上表现出应有的克制。而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方的狂欢节文化,却给那里的所有人都提供了一个“抬腿就跳,张嘴就唱;快乐可以传染,情绪得以宣泄”的场合和理由,所以它经久不衰。

  其实中国人年的模样也是在不断地变化中,老民俗的老面孔已经和如今的城市生活不相适应,不变不行了。新的春节民俗,有赖大家的共同创造。“狂欢”,就是在这样的语境中不断被提起。

  狂欢的理由很多。

  一是从老祖宗创造了过年这个民俗的时候起,狂欢就被作为一种内生性元素植入了节日系统,并在以后的历史中积淀成为一种民族精神的集体无意识。玩龙、舞狮、放爆竹,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量的狂欢性内容浓缩在冬至到正月十五这段时间之内,应该说这是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所能创造出来的一种极致,是对已经收获的庆贺和对未来收获的祈祷的极致;

  二是始于19世纪中叶的巴西狂欢节同样历史悠久,穿越岁月沧桑,为什么他们的民族节日依旧能热情万丈,还成为世界性的节日?关键在于狂欢文化的倡导和互动,参与者如此之众,活动如此频繁,不由人们不激动,这一点值得拿来借鉴;

  三是生活节奏加快,生存压力加大,奔波忙碌了一年的人们需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在欢乐中宣泄精神和心理压力,寻求平衡和放松,带有狂欢意味的新年俗可谓“应需而生”;

  四是社会形态改变,国民素质提高,尤其是全民法制意识的增强,客观上允许在过年方式中加入一些狂欢色彩,让逛庙会的被动看客变成制造欢乐的参与者。

  有人说,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价值理想和真实生活样态,无不活生生地体现在他们的传统节日里。对中国人来说,尤以春节最具代表性。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节日会像春节那样承载着所有中国人的生命内涵。民俗没有权威,民俗不断发展,改造民俗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扬弃,是一种文化创新。

  狂欢,会成为哈尔滨新的春节民俗吗?也许吧。但不管怎么说,这肯定是个令人振奋的有意义的尝试。

  相关链接:

  狂欢寻根———全世界最正宗的狂欢节其实是在哥伦比亚最大的海港城市巴兰基亚。拥有100年历史的巴兰基亚狂欢节,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巴兰基亚狂欢节是加勒比沿岸地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狂欢节一年一度。节日期间,盛装的游行队伍走上街头,音乐、花车、美女为这座海滨城市增添了色彩和欢乐。赫 苡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