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新“山顶洞人”隧道里安家(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0日09:14 海峡网-厦门日报

  树枝当衣架,木板做大门;多半捡破烂为生,附近居民也见怪不怪

  “山顶洞人”我们现在只能从历史书中了解,可是就在厦门,竟然还有在黑暗潮湿的隧道里“穴居”的。前两天,市民陈先生想抄捷径从万石植物园旁那段铁路隧道到南普陀。隧道里很黑,走到一半时,突然前面有烛光一闪一闪,陈先生先是一惊,镇静下来后仔细一看,发现有个人躺在地上看书。回家以后,他越想越觉得奇怪:“隧道里又湿又暗又脏,
怎么能住人,住的是些什么人?” 于是,他将这一信息告知了记者。

  初探: “洞中人家”生活用品齐全

  7日上午,陈先生带着记者来到隧道口,外面阳光明媚,一进隧道,顿时眼前一黑,阵阵凉意。记者拿着手电筒照明慢慢前行。隧道里垃圾不少,墙壁湿湿的,还能听见水从顶部滴下的声音。墙壁有一处处凹洞,里面可以住人。

  “就是这里!”陈先生指着一个凹洞说,“那天那人就躺在这洞里。”但此时洞中空无一人,仅有几张旧报纸和一些垃圾。

  记者一行沿着铁轨往前走,又发现有三四个洞里铺着凉席、被子,有的还摆放了简单的生活用品和自建的炉灶,分叉的树枝靠在墙上就成了衣架,只是衣被都脏兮兮的。其中一“家”“装饰”得比较精心:几块木板挡在洞口做“门”,木板可自由装卸,洞内床铺整齐,洗漱用品齐全,木板搭成的桌子上摆放着蜡烛、笔墨、字帖、书报和一把口琴,桌角还插了只塑料蜻蜓。陈先生忍不住说,“这个‘洞主’蛮会生活的啊!”

  此时,从记者身后传来脚步声,回头一看,是一名年轻男子。他是附近的居民,为抄近路经常从这里经过,对这一现象早已习以为常:“住在这里的有些是捡破烂的,还有些不知道是什么人,但白天大部分不在。刚开始有些害怕,现在见怪不怪了,他们与路人‘井水不犯河水’。”

  再探:“洞中居民”各有一段故事

  这些住的都是些什么人?他们又为什么住在这里?当日晚上,记者再次来到隧道。在接近隧道出口的一个小洞里,记者发现有个人躺在席子上睡觉,旁边放着一个小包袱。可能手电筒的光亮太刺眼,那名男子身子动了动,伸出右手挡住光线。记者近前打招呼,他开始不理不睬,过了一会才坐了起来,双手在枕头边摸索着眼镜。戴上眼镜后他站起身,记者这才看清他的模样:二十七八岁,穿着一件黑毛衣外套红色马褂,旧的牛仔裤,长及腰部的头发扎了个辫子,浑身脏兮兮的,但人显得挺斯文。

  “你是哪里人,怎么会住在这里?”记者问,他仍旧不说话,只是掀起被子,向记者等人做了个“请坐”的手势。记者试着和他攀谈,他却只是打手势,记者只好和他笔谈,他点头表示看得懂记者写的,但却“答非所问”,不过他写字很快,字也挺漂亮的。

  他是哑巴吗?另一个“山洞居民”肯定地告诉记者,“你说那个戴眼镜、长得斯斯文文的啊?他不是哑巴,可是很少开口说话,也很少出洞,可能是读书的时候在精神上受过刺激。”说话的这人就是那户拿木板做门的“居民”,与“眼镜”相比,他十分健谈。他说自己是湖南人,三十几岁,住在这里差不多两个月了。“我以前做生意赚了不少钱,后来全赔光了,妻子和我离婚,我一个人跑到厦门来打工。”可是先后找的几份工作都不如意,于是便捡起了破烂,晚上就睡在路边或者公园的草坪上。有一天,一个“同行”把他带到这个隧道,“介绍”他住在这里。“住在这里用水最方便,但最怕冬天起风,冷飕飕的。”

  “这里原来住着不少捡破烂的,白天大家出去捡破烂,晚上回来聊聊天,有时候还会一起做做饭,挺热闹的。”除夕那天,洞中“居民”每人出点钱买回材料,大家围在一起吃了个团圆饭。后来,有一个年轻人被父亲找着接回去了,还有几个离开厦门到别的地方谋生,现在就剩下他和“眼镜”每天都还回来住。记者问起他的“房间”里的家当,他告诉记者,被子、毛巾、脸盆、口琴、塑料蜻蜓等几乎都是他捡回来的,但笔墨、字帖和书报则是他用捡破烂赚来的钱买的。他说是个人的爱好,每天赚的钱除了吃饭,就买些书报看,平时也写写字,想家的时候,就用口琴吹吹家乡的曲子。记者离开时,他感伤地说,“虽然我已经适应了山洞的‘黑暗生活’,但希望这样的生活能够早日结束。”

  

新“山顶洞人”隧道里安家(图)

  如此为“家”。(林燕贞 摄)

  部门说法

  隧道正在“休眠” 不得行走、住人

  记者与该地段所属的公园派出所取得了联系,民警告诉记者,派出所并非隧道的主管部门,但为确保辖区的治安安全,他们对居住在隧道中的人员进行了日常管理,检查这些人员的身份证核实身份,敦促其办理暂住证,提醒这些人员和附近居民注意安全防范,并向相关管理部门发出了整改通知。

  随后,记者找到管理该段隧道的厦门工务段,工作人员说,该段隧道目前虽然不运营,但随时可能恢复运营,不允许行人随意走动,更不允许流浪人员在这里“安营扎寨”。他们经常组织人员巡查,发现有人“居住”就会劝离,但由于对方都是一些流浪人员,今天劝离了,明天还会再来,管理起来有一定难度。他表示会尽快再派人前往处理。本报记者 林燕贞 实习生 许青富(来源:厦门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