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蚂蚁谎言”骗来上亿巨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0日11:27 甘肃农民报

  “蚂蚁谎言”使2000多人上当受骗,为什么类似的骗局不断上演,是法律有漏洞,还是骗术太高明?

  “蚂蚁谎言”骗来上亿巨款

  在2005年的最后一天到来之际,两千多名受害人终于听到了广州市最大的集资诈骗
团伙成员要被判刑的消息。他们当中的近400名代表一早就来到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翘首等待宣判。

  法官在宣读判决书时,当读到“被告人王日升犯集资诈骗罪,判处死刑”一句时,旁听席上掌声雷动。然而,法官接下来的一句,“缓期二年执行”,令掌声陡然停止,引起台下“嘘”声一片。那些眼看将无望讨回钱财的受害人,一直期待着主犯能被判处死刑,因此最后的判决结果令他们有些失望。

  “蚂蚁致富”的谎言

  竟骗来上亿元巨款

  广州市的许多人由于听信了“养蚂蚁致富”的谎言,纷纷将自己用来养老的钱投资“墨龙公司”所宣传的“蚂蚁产业”,不料墨龙公司并没有兑现其承诺的“高额回报”,反而欠下2000多名集资者9900多万元的款项,最终无法归还。

  近年来,类似的骗子公司在广州频频出现,他们的通常做法是成立一家公司,以“定期返利”为诱饵,骗取人们投资,几个月后卷款逃之夭夭,而被骗的人不计其数。广东省仅去年7月份就立案156起,涉案金额4亿余元。而墨龙公司在这些进行集资诈骗的公司中堪称“首屈一指”,受骗者人数之多、所骗金额之巨都令人咋舌。

  因为相信了骗子公司制造的神话,许多人将自己的血汗钱投进“蚂蚁产业”。

  墨龙公司骗取投资的手法是,首先由公司业务员以通知中奖或进行社会调查等名义,邀请拟骗对象前往公司领取镜框、陶器等礼品,随后以年息15%-50%的高额利润回报为诱饵,通过与客户签订购买合同、委托代销合同等,鼓动群众投资,诱使其上当。

  “骗子公司”

  为何层出不穷?

  墨龙公司早已不是广州出现的第一家骗子公司,此前,已有不少公司打着“养鸭”、“培育花粉”、“生产金龙鱼油”等名义骗得大批群众上当;此后,也有一些犯罪分子利用“亲亲生态村”、“水上农庄”等名目圈钱。为此,执法部门不断加大对诈骗行为的打击力度。然而,骗子公司不仅未被“斩尽杀绝”,反而层出不穷,而且通过不断变换手法,骗得受害人一次又一次上当。这到底又是因为什么?

  记者在对墨龙公司集资诈骗案的采访中了解到,骗子公司之所以如此猖獗,是因为执法部门在对其进行打击时遭遇一系列法律上的难题,结果是只能对一小部分骗子公司立案查处并进入法律诉讼程序。

  首先,骗子公司都披着合法的外衣。这些公司证照齐全,有营业执照、税收登记证和法人代码证等,从表面上看都是合法的市场主体。工商部门在接到受骗群众举报后前来检查,并不能轻易发现其违法行为。广州市工商局注册处有关人士说,这些骗子公司都符合企业注册所需要的“八个条件”,工商局没有理由不给其注册。同时,集资诈骗的主要方式是合同诈骗,而骗子公司的合同也非常正规,看不出破绽,只是回报率高得令人难以置信。

  第二,给骗子公司定性困难。不少受骗群众不理解:为何我举报之后,工商局只派人来公司查了查,罚了些款就走了?为什么不直接吊销其营业执照?这是由于骗子公司时常利用合同履行时的漏洞,制造经济合同纠纷的假象。

  第三,调查取证难。受害人一旦发现骗子公司已人去楼空后再去公安机关报案,主犯往往已逃之夭夭,公安机关抓到的都是一些普通员工或部门负责人。即使最后抓到主犯,其诈骗得来的赃款大多已被转移或挥霍。

  为此,一些专家说,为杜绝类似骗局,一是应当通过宣传,使群众提高防范意识,二是应当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为打击诈骗行为编织铁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