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治治医生的“三少”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1日07:49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编辑同志:

  当前,医患关系和医疗纠纷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多与医生的技术水平固然有一定关系,但这并非主要原因,由于医患双方沟通不到位引起的纠纷更为普遍。广大群众反映医生在给患者看病时有三少,即问少、答少、听少,我们不妨称其为“三少”症。

  其一,问少。患者大老远到了医院,排队挂号辛苦等待半天,直到最终与医生面对面,但患者病情还没说完,医生似乎就胸有成竹,刷刷几下,处方已开好。即便是性命攸关的疾病,一些医生也是先开上一点无关紧要的药品安排住院后,才对病情加以详细的询问,这样草率的诊病让病人很不放心。

  其二,答少。有些医生不耐烦回答病人提出的问题,更不主动解说与病情相关的问题。更有甚者,诊断时从头至尾只有固定的几句话:“哪里不舒服?”“做什么工作?”“公费还是自费?”接下来便是“狂草”病历、开化验单、开处方。曾有位患者讲他的就诊经历,一位医生接诊后,待他叙述完病情,医生便奋笔疾书,他伸长脖子看过去,只见病历上有一行龙飞凤舞的“天书”。他问医生自己患了什么病?医生没有回答,又问开的是什么药?仍旧没有回答。好不容易看懂一个药名,便问:“为什么给我开这药?”医生终于抬起头,蹦出几个字:“当然是治你的病。”这抬杠式的回答岂不让人恼火?

  其三,听少。医生不认真、不仔细倾听患者陈述,往往会忽略一些重要信息出现误诊,导致医患纠纷。一些患者在叙述病情时会从头至尾的向医生讲述,患者毕竟不是专家,也不知道哪些细节与病症有关,哪些是医生最需要了解的,这时医生就会嫌麻烦、怕影响时间,对病人说“讲这些没用”,或只听一两句相关的情况后就说“知道了,知道了”。

  医患沟通的不足,表现出部分医生对病人缺乏应有的热情与尊重,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在医疗服务领域的反映。在医生和患者的交流中,患者处于被动地位,也可以说是弱势地位。患者到医院是请医生解除自己病痛的,对医生的一举一动都会格外关注,他们是非常希望能多与医生交流的,医生一句安慰的话往往可以使患者获得强大的“精神支柱”。所以,要缓解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减少医疗纠纷,就要先治好医生的“三少”症,让每一名医务人员都能用爱心和热情对待病人,用心去和患者沟通。 河北省陈晓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