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短信“牛皮癣”缘何猖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2日09:10 江南晚报

  本报讯记者汪自力报道手机里频频收到自己并不需要的广告短信,这种已让许多市民麻木的“骚扰”严重到何种地步?本报日前接到读者王先生的反映:

  两月来平均两天一扰!那么,短信“牛皮癣”究竟为何如此泛滥呢?

  王先生发现手机里自去年12月下旬以来,建材装潢广告短信不断,他推想可能和自
己购买了某小区的住宅有关。到昨天一统计,相关骚扰短信竟有30多条。有的单位一发再发,甚至把电话打进家里的固定电话。他很奇怪究竟是谁把自己的信息传出的,也曾找到房产开发公司理论,不料在售楼处竟遇到许多和他一样的业主。开发商坚持说与他们无关,甚至还发来一条短信:“敬告业主:我公司从未向业主推荐过任何家装公司及建材商,与他们无任何合作关系。敬请业主切勿轻信,谨防上当。”记者按王先生提供的号码,拔通一家发“骚扰”短信的装饰公司,询问他们是如何得知业主电话的。对方回答:“我们老板给的!”据业内知情人透露,无锡建材商、家装商向房地产开发公司购买业主资料已是行内一项“公开秘密”,不过这个“购买”有时是向开发商,有时是向开发商某个掌握资料的工作人员。通常的“行情”是一个中型小区全套资料500元。

  法舟律师事务所范主任表示,目前这种滥用客户私人资料的情况相当普遍,甚至一些大牌企业也这么干。发放广告短信本身并不违法,问题是业主的手机号码和置业情况属个人隐私。尽管《民法通则》中有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条款,甚至还可以要求赔偿精神损失,但真的进入调查或追偿,要取得泄露手机号码的证据非常麻烦。值得欣慰的是,这个问题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中国首部《个人信用法》正在拟定中,有望近年出台。虽然各国对“个人隐私”的界定不同,但“只要构成个体可识别就构成了个人隐私”是其基本点,姓名、出生日期、单位、电话都是最重要的指标。有了明确的法律规定,出卖号码、乱发短信追究民事和刑事责任就不难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