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近千志愿者今天“爱心敲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2日09:30 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退休后我成了‘空巢’老人……我在原单位干了30多年,把青春和全部心血都用在了工作上……过年却没有一个‘外人’来看我,我感到很孤独。”这句话说出了许多“空巢”老人的心声。每到逢年过节,有许多老人却独守着空房害怕过节,越是热闹的节日,他们的内心就越是寂寞。

  今天是元宵节。但这些“空巢”老人们不会再寂寞了————今天上午,岛城近千
名志愿者将参与到“爱心敲门”活动中,他们走进“空巢”老人的家中,和老人们一起包饺子、吃元宵,过个团圆节。这些志愿者中,有干部、有打工者;有80多岁高龄的老人,也有十几岁的小学生……

  志愿者踊跃参加“爱心敲门”活动,短短几天报名单就“长”到近10米长。

  “我退休回家已经 20多年了,无论是过去的工作单位,还是现在的街道办事处,过年都没有一个人上门来看看我……”春节前的一天,正在电台给一个老年节目做嘉宾的市老龄委主任李雪华接到了这样一个倾诉电话。

  打电话的是市南区一位名叫李洁的 74岁的老太太,她诉说了过年的苦恼。她说,自己原来在一家纺织单位工作,退休回家 20多年来,和生病多年的老伴生活。虽说自己的 6个子女都很孝顺,但过年没有一个“外人”上门来看看,自己成了一个没有人关心的“空巢”老人,她感到精神很空虚。“一到过年过节我就想念原来的工作单位,毕竟在原单位干了 30多年了,把青春和全部心血都用在了工作上,那其实也是我一个倾注了全部感情的‘家’啊。”老人说,想到自己和老伴空荡荡的房屋没人来,心里就感到酸溜溜的,说着说着老人竟失声痛哭起来……

  李洁老人的电话引起了李雪华主任的关注,她立即赶到老人的家中看望,促膝交谈中她体会到了老人内心的孤独,这次见面让她心情异常沉重。

  李雪华说,这些已经是满头白发,步履蹒跚的老年人,曾经用宝贵的青春与汗水,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虽然退休后他们中的大多数生活有保障,但他们缺少情感慰藉和精神关怀,时常会感到失落、孤独、焦虑,全社会有责任来关心这些老人的精神生活。

  1月17日,市老龄委、市精神文明办公室、市总工会、团市委等九家单位,联合发出了“关注老年人精神家园,呼唤全社会爱心奉献”的倡议书,震动了全岛城。

  尽管春节期间人们比较忙碌,但各阶层人士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等方式踊跃报名,显示出了超乎寻常的热情。春节期间,团市委、市志愿者协会首先推出了“爱心敲门”系列志愿助老服务活动,采用“节前探望走访,节日陪同过年,节后长期结对”的方式,招募志愿者为“空巢”老人送关爱,共有 550余名志愿者报名参加,为 200多名老人提供了服务。

  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市老龄委、团市委、市志愿者协会等单位,联合在青岛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牵挂你的人是我”春节特别节目,继续面向全社会招募志愿者陪“空巢老人”过元宵节,通过“爱心敲门”形式,把节日期间对老年人的关爱推向深入。节目播出以来,社会反响十分强烈,电台原定每天一个小时的节目,延长到三四个小时下不了线。志愿者们不断打进热线电话,愿意为老人们提供各种服务。仅仅几天时间,就有近千名市民通过电话和短信报名,参加元宵节的“爱心敲门”活动,其中有80多岁高龄的老人,有身患残疾的朋友,有年轻人给全家报名,还有青岛市旅游汽车公司、汽车租赁公司等运输公司,愿意为本次活动提供车辆。

  记者在市老龄委办公室看到,参与老年人“爱心敲门”活动的报名单近10米长,“让岛城的‘空巢老人’从此不再孤独”成为每一名报名者的心愿。报名活动中的一些细节,让人动容:胶南市70多岁的杨大爷,将自己辛辛苦苦养鸡下的100多斤鸡蛋全部捐献了出来;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好心市民,精心制作了60多根“龙头拐杖”,要捐献给“空巢”老人。市民侯女士表示,自己虽然是“歇保人员”,但也愿意做一名志愿者,每周帮助两位老人打扫卫生,和他们聊聊家常;市民陈先生愿意到社区做一名志愿者,免费向老年人传授健康知识。大统纺织公司董事长许利雄先生、即墨妙府老酒总经理于秦峰先生等企业界人士也都伸出了援助之手……

  李雪华主任告诉记者,岛城老年人数量已达到 115万余人,占本市总人数的 15.75%,二三十年后将超过 30%。据不完全统计,仅市内四区独居老年人就达 11万多人,占老年人数的 42%。她说,关注老人精神家园的活动绝不会流于形式,今后将一直开展下去。她呼吁全社会都加入到爱心奉献中来————

  首先,子女、邻里每日送一声问候,让老年人感受到亲情的慰藉。百善孝为先,我们真情呼唤所有的子女,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哪怕给家中老人打个电话,道一声问候,老人都会倍感欣慰和满足。

  其次,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每月进行一次探望,让老年人享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生活在社区的老年人除了对亲情的渴望,他们还希望得到全社会的关爱和慰藉。各街道、社区(居委会)力争每月都要走到孤寡独居、需要关怀的老年人的家中,力求做到“家家走到,人人见到”,主动解决老年人遇到的问题。

  再次,企业、单位每年进行一次走访,让老职工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单位的关心。老年人为集体和单位曾创造了无数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退休离开工作岗位后,最担心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各企事业单位也要以儿女之心感恩之心,心系老职工、不忘老职工,坚持逢年走访老职工,重大节日为老年人寄一张贺卡、发一封慰问信,使老职工真正体会到单位对老职工的一片真情与厚爱。图/文本报记者刘延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