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我要把救助流浪儿进行到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3日03:10 舜网-济南日报

  2月8日上午,天气异常寒冷。在天桥区新菜市街一间沿街平房里,一位“爸爸”与七个“儿子”在自制暖气炉的“呵护”下,正在给关心他们生活的各位热心人写回信。这位“爸爸”就是本报几年前多次报道的流浪儿收养者郑承镇,七个“儿子”是他长期收养的流浪儿童。

  记者一进门,老郑马上起身招呼,孩子们则非常礼貌地倒水。在外屋一块小黑板上
,整整齐齐地写着老郑与孩子们的春节问候:“亲爱的朋友,春节好!我和孩子们给您拜年了。”在狭小却整洁干净的里屋,老郑讲起了今年这个不同寻常的春节。

  “今年春节过得比往年都好!”老郑兴奋地说,“除夕晚上,山东展望棒垒球俱乐部的一位日本教练到家里看孩子,和俺们一块过的年。俺们炒了两桌菜,还一起包了白菜肉馅的饺子,可热闹了!我提前买了很多鞭炮,让孩子们玩了个痛快!”

  说到动情处,老郑顿了顿。“虽然节前大病一场,但不少热心人知道后,一个劲地帮助我。一位济南市民让北京一家药店给我邮来了药,不少人送油送面,浙江的季女士还送来了4000元供两个孩子参加棒球比赛。”据了解,“兵妈妈”齐亚珍也经常过来照顾孩子,前几天,她还送给孩子们每人一个日记本,让他们记下每天的喜怒哀乐。在一本日记的扉页上,记者看到齐妈妈写的这样一句话:“孩子们:不幸给你们带来悲伤,但也让你们学会坚强。好好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回报他人。”

  “十多年来共收养了近400名流浪儿,现在家里还有7个,学习都不错,不用我操心。不过形成习惯了,每天都得去火车站、汽车站转转,看看有没有无家可归的流浪儿,只要有一口气我就要把这个工作干到底。”谈及自己的“老本行”,老郑告诉记者,他今年59岁了,得找一个接班人,这个人既要有爱心,又得有耐心,教孩子们做人做事,德才兼备才能回报社会。

  “前段时间,一位老华侨从法国给我寄来一封信,说希望办一个基金会,让更多志愿者参加进来。现在响应这件事的热心人很多,都希望促成这件事。不少人还提议我做一个网站,以便更好地宣传和救助流浪儿。”救助流浪儿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郑承镇说自己力量非常微弱,需要家长、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努力。

  说起今年打算,老郑说,想把隔壁一间空房子收拾出来,专门供流浪儿住宿,这样家里就能宽敞点。2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摆了3张双层铁床,每张床上得挤两三个孩子。明年他就60岁了,也是他救助流浪儿的第20个年头,到时候,想把所有帮助过他们的热心人请到家里,好好庆祝一下。

  (本报记者 曹雷 实习生 张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