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探访“花鼓之乡”峨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7日09:26 云南日报

  每逢节庆,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只要你走进彝家山寨,那歌声和鼓声,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在村庄的上空打旋,把一个个小山村闹腾得喜庆红火。彝乡的魅力,渗透到了每一片乡土,让你忍不住要探个究竟

  

探访“花鼓之乡”峨山

  花鼓队到村外演出

  

探访“花鼓之乡”峨山

  鲁政富在教村民们花鼓舞

  

探访“花鼓之乡”峨山

  热情奔放的花鼓舞

  新春时节,峨山彝族自治县塔甸镇九龙村的民间花鼓艺人鲁政富着实火了一把。作为百里彝山的一名花鼓传人,鲁政富有着浓厚的乡土文化情结。在年前年后10多天的时间里,他带着花鼓队连轴转,从村里演到了乡里、县里。拜年贺家、联欢、结婚迎亲、开新街等庆祝活动,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鲁政富的花鼓队是峨山县众多花鼓队中的一支。峨山县有537个自然村,花鼓队就有594支,他们不但彼此进行技艺交流,还利用节庆活动开展表演竞赛。因此,每逢节庆,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只要你走进彝家山寨,那歌声和鼓声,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在村庄的上空打旋,把一个个小山村闹腾得喜庆红火,彝乡的魅力,渗透到了每一片乡土,让你忍不住要探个究竟。

  社会进步花鼓嬗变

  花鼓舞,是峨山县的一块响亮的招牌,深受彝家人的喜爱。至今,花鼓已传入峨山百余年,像鲁政富这样的民间传人,在峨山还有数十人。

  据史志记载,峨山的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末期。那时,峨山隶属古滇国。1949年10月24日,峨山县临时人民政府成立,峨山县的称谓由此固定下来;1951年5月12日,成立了峨山民族自治县;1956年1月,改称峨山彝族自治县。

  峨山全县总面积近2000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6%。在全县的15万人口中,彝族占了8万多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彝族人民不但创造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还创造、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花鼓舞就是其中的一枝民族文化奇葩。

  花鼓舞,在彝语中称为“者波必”,最早是从邻县传入的。大约1898年前后,甸中镇石虎村的李国福从昆阳县的法多(今属晋宁县)一带学习花鼓回来后,传授给了本村及附近水晶城、杉松岭、高平等村的村民。1901年前后,另一个流派的花鼓由玉溪的上厂村传入了峨山的塔甸瓦哨宗旧寨,1913年又传入大龙潭乡各雪村,1916年传入甸中西旧。就这样,随着岁月的推移,花鼓在百里彝山迅速蔓延开来。如今,在峨山最早跳花鼓的几个村寨之中,已有了5代以上的花鼓艺人。据统计,到2004年7月,全县共有彝族花鼓队594支,花鼓队员7251人。其中以大龙潭乡、塔甸镇、甸中镇、岔河乡、双江镇等5个乡镇最多,每个彝族村寨几乎都有1支以上的花鼓队。

  彝族花鼓舞有很多技法,且要经师傅传授才能掌握要领。早期的花鼓舞中间有唱段,关键时刻只唱不舞,也无乐器伴奏,舞者用鼓棒在鼓边上敲着节拍,曲调都是花灯调。而今,经过100多年的不断创新后,花鼓舞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上世纪80年代,峨山文艺工作者在收集舞蹈时,富良棚小河村92岁的彝族老人李汝玉说:“当时的花鼓舞是唱的多,跳的少,而今则是跳的多,唱的少。”今天的花鼓舞,融入了彝族人民的民间舞蹈,气氛更加热烈,更能抒发人们强烈的情感,表演风格也完全变样了:舞多唱少,甚至没有唱段,整支鼓曲一跳到底,内容也更多地转向了喜庆。

  如今,每到过年的踩家、联欢、开新街和节庆、婚嫁之日,彝族花鼓就以豪迈和雄壮之气扫荡山野的阴霾,以刚强和勇猛之势激励着奋进的心灵。

  百花竞艳鼓舞争辉

  32岁的鲁政富,是塔甸镇九龙村第4代花鼓传人,开朗而睿智的他,已在全县带出了数百名弟子。说起花鼓队这些年来走过的路,他透出了彝家汉子的乐观、坚韧与执着。

  九龙村群山环抱,绿树成阴,距县城有50公里,全村有260多人。温饱问题解决之后,鲁政富就拉起了这支20多人的花鼓队,其中,20多岁的姑娘、小伙成了花鼓队的主力。

  山区农事多,劳动强度大,总有干不完的活。但勤劳的山里人白天干活,晚上再做农活以外的事情。花鼓队成立之初一穷二白,队员们就自己凑钱,买服装、乐器和道具,接到演出通知后,他们就自已租车去演出。每次演出,演出单位都会给花鼓队发一定的劳务费,虽然不多,但大家都很满足。

  鲁政富的花鼓队成立不久,村里的一群妇女不甘示弱,又成立了另一支由12人组成的女子花鼓队。经过几年的发展,两支花鼓队各自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鲁政富的花鼓队主要参加重大活动的文艺演出,女子花鼓队则主要服务于婚庆。别看他们是乡村文艺队,排练起来可认真了,演出的节目也颇有水准。到目前为止,鲁政富不但每年都要带着文艺队到别的村寨去交流20多次,还先后参加过省、市、县的数十场演出。2005年峨山火把节期间,鲁政富的花鼓队表演的节目获得了金奖。

  峨山各地的花鼓舞因传入的时间、地点不同以及艺人的继承发展程度等因素影响,形成了风格上的差异,大体有急鼓和板鼓之分,急鼓刚劲有力、热烈奔放,节奏跌宕起伏,使人心潮澎湃;板鼓动作沉缓柔绵,柔中有刚,刚柔并济,使人情意绵绵、似有万千挂念。经过文艺工作者的努力,已收集的峨山花鼓共有35套,即小过、大过、进拜、螺蛳转、梅花舞、四合心、蛇蜕皮、方口舞、快速单翻、凤凰舞、双翻舞、双落舞、高花舞、中花二落、三步落、穿花过街调、过街三步两拜、插花舞、割荞舞、开花舞、青蛙舞、点脚步、小兔舞、进三退三等。

  挖掘整理发扬光大

  上世纪80年代,峨山就开始挖掘和整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尤其是对彝族花鼓舞进行了大量的搜集、加工、整理和创新排练,并把它从广场搬上了舞台。1980年,经过文艺工作者改编和加工整理的7个花鼓舞节目参加了县里的文艺调演,其中《丰收花鼓》获玉溪地区奖励;1981年3月,该节目代表玉溪队参加省农民文艺调演,获优秀节目奖;1988年9月,峨山彝族花鼓龙队代表云南省参加全国舞龙大赛,获得第三名。同年,百人花鼓队代表玉溪地区参加云南省首届民族艺术节表演,得到了专家的好评;1992年2月,《龙鼓舞》又以120人的方块队参加在昆明举行的第三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表演,获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西南片区文艺节目)一等奖;1999年10月,峨山彝族百人花鼓队代表云南参加首都国庆50周年庆典大型文艺联欢晚会和在太庙举行的大型游园文艺演出,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演出。

  经过几代花鼓艺人的努力,峨山花鼓舞已成为峨山民族文化的独特载体,并逐渐被杂居的哈尼族、汉族等其他兄弟民族所接受,在一些以汉族、哈尼族等民族为主体的村寨,也同样成立了花鼓队,各民族的民间文化在参与和交流中进一步走向融合。

  为了把花鼓舞这一彝族民间艺术奇葩发扬光大,峨山县的文化部门和文艺工作者多次对县里的机关单位、学校、居民委员会、农村等进行彝族花鼓舞培训,培训人数达千余人次。峨山彝族自治县县长李宏说,为了推进两个文明的建设,峨山县除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之外,还要努力挖掘宝贵的彝族花鼓舞文化遗产,借助全县扎实的群众基础,把百里彝山建成名符其实的云南“花鼓之乡”。

  蒋贵有 文/图(云南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