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去年12月1日,中国网通宣布:全国31省(区、市)同步取消公众礼仪和鲜花礼仪电报业务种类。这则通告,意味着曾经给市民带去快捷信息的电报走到了暮年。永不消逝的电波消逝进行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9日01:03 哈尔滨日报

  本报记者章梅

  去年12月1日,中国网通宣布:中国31省(区、市)同时取消公众礼仪和鲜花礼仪电报业务种类。四五年前,哈尔滨市的加急电报业务因客户太少而自动退隐。在所有电报业务中,“诞生”不到20年的礼仪电报业务和鲜花礼仪电报还算是“新生事物”,也曾为电报带来过一线生机。如今,它也被取消了。据了解,哈尔滨市通信公司一年民用电报量不到万份。
这则通告,意味着电报这种通讯方式开始逐步告别历史舞台。曾经被誉为“19世纪中叶的互联网”的电报,风光不再。

  哈尔滨市第一所电报点百年前建于呼兰城

  哈尔滨市电报业务始于清末,至今已历百年。据《哈尔滨市志———电信志》记载,1899年11月,清朝政府依黑龙江将军恩泽所奏,架设了由呼兰城起南至松花江北岸的电报线路,在59华里处设报房,传递官电。这样,哈尔滨在世界发明第一部电报机50多年后,也拥有了电报。翌年,沙俄军队袭扰呼兰城,电报设施被焚,电报线路中断。

  1898年,随着中东铁路在哈尔滨的兴建,沙俄政府为了与本国联系方便,派员在中东铁路沿线架设通信线路,1901年,哈尔滨至绥芬河间546公里通信线路架通,电报通讯开始。1903年,中东铁路建设完成,沿途建成电信杆路2603公里,在黑龙江境内有满洲里至哈尔滨、哈尔滨至绥芬河(均与俄线接续)、哈尔滨至旅顺等通信线路,设立电报局(站)120处。1903年8月,中东铁路厅开始办理与俄国间的公众电报业务,同时在19处主要车站设置了简单电话。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入侵中国,第二年,哈尔滨沦陷。日本继续为大规模侵略做准备,电报作为当时快捷的通讯联络方式,自然受到重视,1938年,日本人在尚志大街建起一座三层高,总建筑面积5143平方米的中央电报电话大楼。原哈尔滨电信局离休老干部马维田当时曾在那里当学徒工,马老说,当时,三楼是机务室,戒备森严,因为电报涉及军情等机密,中国人不允许靠近。

  解放后,此楼被中国政府接管,电报才开始真正为国人服务。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电报始终演绎着辉煌:业务量增多、人员壮大、不断上新设备,80年代末,电报业务量空前高涨,仅1989年,每个月平均收发电报32万份,电报迎来了最辉煌的阶段。1983年,电报科在电信系统中第一个用上了计算机。

  电报记录爱恨情愁

  解放后,电报开始走进普通百姓生活。那时,电话少,打起来也不方便,如果有什么紧急的事要让远方的人马上知道的话,电报几乎是唯一可以选择的通讯方式。

  电报不仅传递信息和情报,电波中还流淌出浓浓的亲情与关怀。据市通信公司党群工作部提供的资料显示,1978年统计,全市拥有电话数量不足1000部,因此,外地亲属来了,坐几点的车、在哪儿接站,一般都是发电报。电报是购买站台票的见证,一份电报通常只能买一张站台票。有的亲人生病或发生意外等紧急事情时,也发电报告诉在外地的亲戚朋友。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原市电信局老报务员周志民告诉记者,她1970年上班,那时经济虽不宽裕,可人们顾家。“妈,邮10元钱,查收。”“弟,邮2斤花生米,查收。”这样省吃俭用攒下钱、物往家寄的电报每天都很多。当年,大批知青上山下乡,于是,一到年节,那些思念孩子的知青家长早早就给在农场、部队的子女发出“母病重”、“父病重”“速归!”的电报,一份份带着家人无限思念的电报飞向佳木斯、牡丹江、齐齐哈尔等地的农场,拿到这些“假报病”电报的知青等于获得了请假的资格。哈尔滨市有许多山东人,都是闯关东时来哈尔滨的,所以,春节时,往济南发的电报特别多,线路不够用,常常得开通3路电路才能应急。

  电报按字数计费,最早时,一个字要3分钱,可谓字字金贵,再加上中国人本来就很含蓄,所以,电报中一般不会带有感情色彩,人们尽量用少得不能再少的字承载最大的信息,尽管这样,收报方也能读懂报文背后的亲情,像“到”、“安”、“收”等“一字”电报,字虽少,但收到的人心里会很塌实。

  1976年,唐山大地震过后,来发电报的人排成长队,每天类似“大姑,你们咋样?速告!” 的问候亲人安康的电报铺天盖地,导致很多线路忙,甚至瘫痪,当时周志民和同伴们加班加点地干,每人每天得处理2000多份电报,忙完常常得后半夜。

  一位老报务员回忆起20年前发过的一份特别的电报。一位大学生模样的男孩子到邮局发电报,电报内容现在她还记得,“快回来吧,亲爱的!”她是红着脸帮他发出去的,因为她头一次在报文里发“亲爱的”。不知道这封电报后来是否使男孩获得了爱情。男孩当时也很不好意思,让报务员代发“爱”,在当时,还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80年代时,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电报的内容开始出现变化。由原来催亲人团圆到“谈”生意,约定发货、打款,经济往来内容大增,发往上海、深圳、广州的电报也多了。此时,也是电报最风光的岁月。市电信局电报班报务员也不断增加,最多时人数达到450多人,四班倒,还忙得一塌糊涂。1989年最多的一个月收发电报34万份!

  发报人的传奇故事

  电报起着传递信息、情报的作用,连接两端的发报员之间也发生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解放战争时期,电报不仅传递重要情报,为革命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电报两头还牵挂着战友情、兄弟爱。

  提起上世纪50年代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许多人都不会陌生。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不会忘记男主人公李侠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当敌人破门而入时,仍从容不迫地与战友告别英勇就义的光辉形象。

  李侠的原型是李少白,他被捕前的最后一次发报,正好是原哈电信局离休老干部谷密云与他的战友在当班。1940年,17岁的谷密云奉命从晋中前线到延安通信学校学习无线电通信,两年后毕业到中央电台一分队工作,主要是同各敌占区地下党组织的电台联络。大约在1944年,21岁的谷密云通过电波“认识”了另一端的李少白,当时只知道李少白的代号,熟悉他发报的手法。全国进入解放战争以后,国民党不甘心失败,加紧破坏我党地下组织、搜捕地下工作者,地下电台的同志们处境更加凶险。随着西安、上海等地的地下电台遭到敌人破坏,谷密云深深地牵挂着李少白。出事那天,中央台的女报务员李康将负责和李少白联络,谷密云和其他同志在另外几部电台前值班。李少白的信号收到后,李康将看到出来的一组电码是“88”(当时和地下电台联络除密码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暗语,“88”表示“我已被敌人发现”。)时,禁不住喊出了声:“哎呀,不好,他要出事。”谷密云回忆:听到李康将的惊叫,我们的头发都竖起来了,不由自主地围过去,紧张地收听电台信号。屋子里静得只能听到对方电台“嘀嘀嗒嗒”的信号声。李康将迅速地抄下一组组电码。突然,大家听到了“73”(我在被迫工作)一组电码,随即对方的信号消失了。我和同志们惊呆了,仿佛看到了敌人逼近门口,枪口直指李少白,李少白在吞下报文后同敌人展开了英勇的搏斗。此后,谷密云和同志们再也没有收听到那熟悉的发报声……

  电报还成就了一段千里姻缘。在哈尔滨邮局工作的张先生和妻子就是通过电报走到一起的。

  他们两人都是发报员,妻子在沈阳邮局工作,二人在工作中通过电波“遭遇”,彼此都熟悉对方敲击电报的手法。张先生非常喜欢对方轻柔的发报声,每天“听”得如醉如痴,一天“听”不到,心情就郁闷,像丢魂了一样难受。工作之余,两人通过电报“听”声传情,慢慢有了感觉,通过电报互诉衷肠,最终确定了恋爱关系。说来都没人敢信,直到双方单位出具介绍信时,两人还没见过面。

  时光飞逝,如今网络情缘、短信情缘红火,这种电报姻缘估计再也不会发生了。

  电话、互联网“逼退”电报

  前不久,来自互联网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你最愿意选择的私人联络方式”一项中,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电话”“E-mail”和“手机短信”,随后是“QQ”“skype”……曾经作为近代科技辉煌成就代名词的电报,已经上不了台面了。

  作为一种通讯方式,电报当年相对快捷的速度在如今已不具优势,另外,其个人隐私的公开化、单向的沟通方式,都成了电报的弱势。从电话到传真,从手机到E-mail,从语音到视频,从短信到彩铃,新兴通讯工具风起云涌,科技的发展似乎只能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曾经也独领风骚的电报如今落伍了,它成为了历史的过客。如今,电报业务虽然没有完全取消,还在气象、证据性经济往来中使用,但普通市民的生活已基本没有了它的影响。可是,谁又敢说明天不会出现什么新的东西,最终将“QQ”、“skype”之流挤到犄角旮旯儿?

  现实生活中,无人能抵挡方便、快捷的诱惑,这种需求成了社会进步、文明进步的一种动力,这种变化必然要伴随着新陈代谢和辞旧迎新。但追忆历史,我们依然要感谢电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