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兄弟患细菌恐惧症 追求卫生45年拒绝结婚(图)(2)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1日07:55 国际在线 | |||||||||
“你们恁个不嫌麻烦哟?”记者问。 “这是我们花很长时间才摸索出来的,已坚持了几十年。”汪学谦不厌其烦地解释说,现在的农村,几乎家家都养有鸡、鸭、猫、狗等家禽,它们身上不知道藏着多少细菌,且全部都是散放,漫山遍野都是它们屙的屎,很多人甚至将死家禽、死耗子等往门外一甩了事。因此,山坡上、田间里、房屋周围等四处都滋生着不计其数的细菌,就连空气中也不知
太讲究卫生拒绝婚姻 两人都谈过恋爱,但因嫌女友不讲究卫生而告吹 “由于我的经济条件及农村大环境等因素限制,我们现在做得还不够好。”汪学谦遗憾地说,他家的经济条件不够,墙壁尚未粉刷,屋顶等处的灰尘很难清除,他想了很多办法都不能解决。同时,当地大环境不佳,很多村民意识不够,对他们“爱卫生”的行为非常不理解,有的人甚至说他们坏话,这甚至影响到他的人际交往,很少人到他家串门等。 “你们一直未婚也是因人们对你们的非议吗?”记者问。 “是我看不起别人……”汪学谦摇头否认,并甜甜地回忆说,他年轻时,长得算是帅哥级人物,且他读过私塾,是当地少有“喝过墨水”的人,因此获得很多姑娘的芳心。有一次,一个远方亲戚给他介绍了一个姑娘,该姑娘的家人偷偷到他家附近调查了很久,对他是一百个满意,但他嫌对方“不讲究卫生”,以自己身体不好为由拒绝。后远亲近邻又陆续为他介绍了三四个对象,他都以种种理由予以拒绝。“现在,她们有的人还活着,也有的已死去多年,但都是儿子、孙子一大群。”汪学谦半开玩笑地说。 弟弟汪学礼在年轻时,同样也长得比较英俊,有人给他介绍了三四个对象,且还谈过一次为期一年的恋爱,但最终还是因为嫌对方“脏”而搁浅。“我们对此不后悔,且还要坚持下去。”汪学谦说,他们宁愿独自清洁,生活在自己孤独而单纯的世界里,也要把讲卫生进行到底,因为正是在他们有较好的卫生习惯,他俩很少患病,多年未看过医生。 两人讲卫生并非偶然 街头捡张报纸,上面的一篇文摘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我们讲究卫生,不是偶然形成的。”汪学谦称,他们世代居住当地,父亲教私塾,母亲是一名传统的家庭主妇,除父母外还有7姊妹。一家人依靠父亲教书的收入和买来的六担谷子为生,虽然不算富裕,但一大家子的日子还算过得去。他7岁开始读私塾,可刚好读了三年,岂料年仅39岁的父亲突然患狂犬病去世,当时弟弟汪学礼还不到一岁。 从此,家里的生活负担落到了母亲肩上,生活过得非常清贫,年长的汪学谦不得不辍学回家,打柴帮补家用。但霉运仍一直伴随着他困难的家,接下来他家几乎年年都有亲人因病去世。面对接二连三的丧亲打击,在当地少有喝过“墨水”的他也找不出更好的理由来解释其中缘由。17岁,汪学谦接下亡父的班当起私塾老师,教了3年书后全国解放。因本身学历就低,他回到家中务农。此时,家里仅剩下他与弟弟汪学礼相依为命(母亲于1947年去世)。 解放后,兄弟两人先后到多地参加劳动,直到1955年才回家。回家后,他们绝大多数时间在家务农,有时也下苦力挑煤等,以此维持生计。直到1960年左右,汪学礼挑煤到街上卖,偶然发现一张卫生报,上面有一篇文章讲到了一些卫生常识。他立即将该报纸带回家给哥哥汪学谦看。汪学谦看后如获至宝,并结合自家的情况进行分析,最终恍然大悟——家中“年年丧亲”是因未讲卫生。至此,他俩“痛改前非”,开创起农村的先河,讲起卫生,并形成习惯,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下来。 原来患上细菌恐惧症 兄弟俩也对村民的议论感到不安,于是前往新桥医院神经内科检查 当地村民纷纷证实了兄弟俩这些独特的卫生习惯。 63岁村民涂大爷的家与汪学谦的屋相隔不到百米。他称,有一次,汪学谦在后山做农活时忘记带便桶,突然内急,便大吼一声,他弟弟立即才从家里把便桶提到坡上来,方便后再提回家处理。 部分村民对他们的“另类”行为不理解,认为他们特别奇怪,是“怪物”、“怪人”,平时也不到他俩家玩耍,就连他俩的姐姐在世时,到他家也是耍一会就离开。 兄弟俩也对村民的议论感到不安,便前往新桥医院神经内科检查,经相关心理咨询专家精心诊断,发现他俩的奇特行为,是因他们患有一种“细菌恐惧症”,对病菌的过分恐惧引起病态心理。 专家称,现今患有类似心理疾病的人比较多,原因在于目前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而焦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促使人们把工作完成,一旦过度就是一种病态,如不及时释放,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很容易患上恐惧症等心理疾病。讲卫生不是坏事,但兄弟俩的独特习惯已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人际交往,这就是一种病,可用一些抗焦虑药物治疗。要避免出现类似情况,人们要是自己最近一段时间比较焦虑,最好让自己轻松一下,如唱歌等,若仍不能缓解,最好找心理医生。只有远离这种不良情绪,才会获得真正的快乐生活。 来源:重庆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