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写族谱的大爷家电话成“热线”(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6日02:58 大连晚报

  

写族谱的大爷家电话成“热线”(图)
《老人跋山涉水17年写出自家族谱》后续报道

  写族谱的大爷家电话成“热线”

  杨大爷的故事见报后,数十位读者给他打去电话,还有人登门拜访,有的求证是否与他同宗族,有的“取经”如何写族谱

  ■文/本报记者祝福实习生黄亮

  ■图/本报记者张瑜

  自2月21日本报报道了《老人跋山涉水17年写出自家族谱》一文之后,杨孝永大爷家的电话就成了热线。记者也从中了解到,给杨孝永大爷打电话的读者的目的也不尽相同,其中一大部分姓杨的读者是想和杨孝永老人沟通,看看他们是不是同一宗族的人;另外一部分读者则为了自己也想写一本族谱,到杨孝永大爷这里“取经”。面对读者的来电和来访,杨大爷一一耐心地接待,虽然感到很累,但同时他也被一些读者的热情深深地打动。

  热线不断,一书难求

  前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杨孝永大爷家。当记者问道文章见报之后反响怎么样时,杨大爷调侃似的说了一句:“接了整整两天的电话,累毁了……”原来,仅仅两天时间,数十位读者通过各个渠道同杨大爷取得了联系,甚至还有五六位读者特意赶到他家拜访。才说到这里,杨大爷家的电话又响了,是一位姓杨的读者询问族谱的事情,并且表示如果有可能他想买一本留作纪念。通过电话,杨大爷给那位读者作了耐心的解释,实际上,《杨氏宗族简史》只出版了200本,出版之后,杨大爷已经把大部分都分给了族人,他自己手头上仅存十余本,所以暂时不能够满足读者的愿望了。

  放下电话,杨大爷告诉记者,已经有数十位读者在电话里透出了想要买书的意愿,但由于他手头没那么多书,他只是把书送给了几位登门拜访的读者,“今天,儿子去大连出差,又捎走了4本书……”

  多数读者造访为“寻根”

  在与杨大爷取得联系的读者中,绝大部分都姓杨,他们的目的就是想核实自己是不是杨大爷宗族里的人。并且在这些读者中,老年人居多,“人老了,就想着落叶归根……”杨大爷告诉记者,一位旅顺干休所的杨姓老干部看到报道后,特别想和杨大爷见一面聊聊天以便“寻根”,虽然他由于身体的缘故不能来瓦房店,但仍然想着让老伴代替他来一趟。杨大爷和老干部的老伴聊了很久,最后答应让儿子去大连给老干部送一本书,老干部知道后才放下心来。

  两天内,杨大爷拿着族谱中的《明清山东1-7世祖名讳谱系总表》与和他联系的读者一一对照,他说,只要读者的1—7世祖中有一位和族谱中相同,他们就算同宗。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读者都和他“同姓同祖不同宗”。

  杨大爷说,还有几位读者,是有心撰写族谱的外姓人,他们来拜访是为了向他“取经”。一位家住瓦房店市内的姓佟的老师,来到他家后,和他聊了大半天,为的就是了解撰写族谱的过程。佟老师对杨大爷说,他已经搜集了不少家族资料,但是一直苦于没有参考格式,想要写书却无从下手,这次,佟老师把杨大爷撰写的族谱目录和格式都仔细地抄录下来,以便带回家仔细研究。

  宗族的感情很可贵

  在杨大爷家,记者看到了一张“全家福”。杨大爷一提起家里人的事就兴致勃勃起来,这张“全家福”是他组织的一次大型家族聚会时照的,“虽然家族里只来了三分之一人口,但也有70多人呢!宗族感情真的太可贵!太值得回忆了!”说到这里,杨大爷又回忆起他遍访全国各地时遇到同族人的情形:少至七八岁的孩童,老至七八十岁的老人家,都争抢着拉他回家吃饭、聊天,打听他这一支族人的近况。“一踏上本族人的土地,我就觉得特别亲切,就像回到家一样。”

  杨大爷说,他修族谱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家族。古语有云:“家国天下”,国家是由一个个家庭组成的,特别是在现如今,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和大大小小和谐家庭的构建分不开的。杨大爷对记者说:“得知这么多人想寻找自己的宗族,寻找自己的根,我很高兴,这表示他们都有很强的宗族意识。其实,无论游子在外漂流多久,都不会忘记自己的家……”

  图片说明:杨大爷耐心地接听读者打来的电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