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社会周刊·社会·人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6日08:15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做人与盖楼

  王涛

  “老老实实做人,结结实实盖楼”,范玉恕这句朴实无华的座右铭,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盖楼需要梁正,做人需要身正。要想盖成高质量的大楼,必须自身立得正。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在各地以巨资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建筑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大背景下,工程项目负责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一旦发生偏移,就会抵制不住各种诱惑,成为金钱的俘虏。只有老老实实做人,才能结结实实盖楼。

  范玉恕是令人敬佩的。他不是不知道自己手中的权力有多大,而是始终恪守着自己做人的原则:“盖房子就要上对得起国家,下对得起人民,同时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心中装着国家和人民,老范的眼里就揉不得沙子,他主持的工程就掺不进水分。范玉恕坚守自己“盖楼与做人”的哲学,给自己制定了“民工队的礼一点也不能收,民工队的饭一顿也不能吃,民工队的钱一分也不能沾”的标准。“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堂堂正正做人,才能理直气壮把关。正因为自身站得正,所以老范敢于让人返工,敢于辞退质量不过关的施工队,敢于坚持原则,因而赢得了人们的信赖。

  楼也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折射出人的灵魂。漏洞百出的北京西客站、桥毁人亡的綦江大桥、开通仅18天就大面积坍塌的昆禄公路……这些“豆腐渣工程”的背后,都龟缩着一群肮脏的灵魂。施工者偷工减料,验收者徇私枉法,与范玉恕相比,其思想境界真如天壤之别。正如人们所说的,腐败滋生到哪里,哪里的工程质量就会出现问题。丧失了做人的根本,满脑子私欲膨胀,怎么可能再想到国家和人民,更谈何工程质量?

  盖楼如此,其他亦然。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才能建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厦。

  “五美”的愉悦

  甄城(北京)

  “五美”除了是一把衡量国家是否和谐的尺子,还是一剂人生长寿的“灵丹妙药”。一个生活在“看美人、想美事、听美音、赏美文、观美景”国度里的人,焉能不身心愉悦,福寿绵长?

  在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任务”之后,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以及什么是和谐社会的标准,就成了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笔者以为看一个国家是否和谐,除了社会主义这个大前提之外,还有一个简单的衡量标准,这就是看它是否具有“美人、美事、美音、美文、美景”的基本特征。

  “美人”的定义既包括个人层面中的外在美,例如古代《诗·卫风·硕人》中形容的“手如柔荑,肤若凝脂,领如蝤蛴,齿若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绝色佳人。当然,除了仪表出众、衣冠整洁以外,还包括个人的心灵内在之美和国民的精神风貌。

  一个人的五官和谐身心康健是美,整个国民的“人心向善”更是一种大美。一个国家无论大小,只要政通人和,衣食无忧,百姓的脸蛋儿上自然会洋溢出一种仁爱向上的精气神儿。

  “美事”既是一种可用身心体验的“公美”,也是一种可以藏在个人心中的“私美”。北京申奥成功那晚,人人快慰,举国不眠,堪称是“公美”的一个经典话题;大姑娘即将成为新娘子的那段心路历程,则可以视为“私美”的最佳模板。当然,眼前身边的笑谈佳话,也可纳入其中。譬如某家网站在猴年将尽之时曾经评选出“2004年五大美事”,其中包括让悲观者前行,让无助者有助的“网络妈妈”刘焕荣、世界小姐决赛在三亚举办和中国首届人造美女大赛开赛、崔永元借《电影传奇》传递艺术之美,此类“美事”的前提,离不开“社会稳定”,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这等美事越多,国家的“和谐”特征就越明显。

  “美音”:既包括大自然中的天籁之声和歌坛乐坛上流行的悦耳之音,也包括茶肆酒楼街头巷尾的杂谈和人际交往中的文明用语。

  一个和谐的社会,无论是硬件的生态环境,还是软件的人文环境,都应该随处可闻令人心驰神往的“美音”。人文环境中的“美音”,尤为重要。《人民日报》曾经针对重庆市民反映该市燃气有限责任公司,利用垄断经营地位乱收费、强买强卖以及动辄加以罚款的行业霸气怨声四起,刊登过一篇记者采写的文章,题目就叫做“行业霸气造成群众怨气”。文章说,行业霸气不但会影响供水、供电、供气等公用企业自身的发展,还会败坏政府和社会公用事业的形象。

  “要消除市民的怨气,必须首先替群众着想,维护群众利益,把服务工作做得更规范、更细致”。细读此文就会发现,这篇文章实际上是在呼唤社会的和谐之美,与之相反的民怨则是与和谐相悖的噪音。

  “美文”的概念曾经是上个世纪初白话运动兴起时的一个热门话题。1921年6月,周作人曾经发表了一篇名为《美文》的文章,文中说“外国文学里有一种所谓论文,其中大约可以分为两类。一批评的,是学术性的。二记述的,是艺术性的,又称作美文,这里边又可以分出叙事与抒情,但也很多两者夹杂的”。鲁迅则从审美的角度阐述了自己对美文的观点,他在《小品文的危机》中谈到小品文的成功之所以会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就在于其中既含着挣扎和战斗,也带有一点幽默与雍容,所以他认为,幽默、雍容、漂亮、缜密是美文的主要特点。

  有了“四美”的呵护,那些如梦如幻的自然风光、神秘奇妙的世界遗产、如诗如画的城乡“美景”,自然会美的更美,不美的也将美起来。

  “五美”除了是一把衡量国家是否和谐的尺子,还是一剂人生长寿的“灵丹妙药”。试问,一个生活在“看美人、想美事、听美音、赏美文、观美景”国度里的人,焉能不身心愉悦,福寿绵长!

  十二双冻疮手

  赵勇(南京)

  刚踏上讲台的那年冬天,天气特别的寒冷,许多学生的手上都生满了冻疮,上课举手时放眼望去讲台下竖着一大片红肿肿的小手。

  一天清晨,我在语文课上检查前日布置的背诵作业,不曾想抽查的十几位学生中(包括班长、课代表等)竟没有一个能够流利地完成,加之上课前我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刚遭了校长一顿“恶批”,正怒火心烧,这下无疑更是火上浇油。我便大发雷霆,咆哮起来。一番训斥后,我让每位学生把要求背诵的内容一字不漏地抄写50遍。学生们慑于我的威严,个个低头不语,我也气鼓鼓地踱出了教室。

  第二天清早,寒冷依旧。我照例进班督促晨读,走进教室,我便感觉学生们的眼神里充满着异样。这时,课代表递上来一摞作业本,上面好像还附着一张小纸条,只是奇怪她是别扭地用左手递给了我,右手却一直背在身后,我当时也并没有太在意这些。小纸条上写着:汤荣超少5遍、徐涛少10遍……看纸条的时候,我能感觉全班的眼睛都似乎在等着我的发怒。我也果然没让他们“失望”———狠狠地用“毛栗子”教训了纸条上“欠债”的学生。随之,教室里的气氛变得十分压抑,读书声也低沉着,我便又站在讲台上大声呵斥了起来。这时我才发现好些学生都只用一只左手拿着书读着,右手始终放在抽屉里不愿拿出来。我当时以为他们是怕冷的缘故,又不禁有些气愤。于是,我做出了一个令我至今仍感后悔的动作———我使劲地拽出了一位学生放在抽屉里的右手。眼前的一幕却让我永生难忘:红肿的冻疮手上竟结着新鲜的血痂,而且明显是在握笔的中指间。我顿时明白了一切:为何课代表一直把右手紧紧地放在背后,为何他们都把右手放在了抽屉里,为何还有那么多学生没能完成罚抄的任务……

  我让所有的学生举起双手,50位学生中竟有12位由于抄书弄破了生满冻疮的手。

  一股内疚瞬间涌上我的胸口。我努力地压抑着我的情绪,过了良久我才哽咽着让他们把手放下,然后几乎是含着泪向他们说了声:“对不起!”许多孩子也掩面啜泣了起来,教室里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悲凉。

  那节课,我破例允许他们把手放在了口袋。

  后来,天气愈加寒冷,从来没有生过冻疮的我手上竟也生了冻疮,奇痒难当,无法握笔,真不知是否是上天对自己的惩罚。

  好些年过去了,现在想起,对于我的过失,不知那12颗心是否早已经原谅!

  敬畏自然

  怀芳(北京)

  我练习瑜伽已近两年的时间了。匆忙的生活节奏,让我无心对这项运动给予更多的关注与研究。一天,在与瑜伽老师闲谈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瑜伽的起源。瑜伽是几千年前的印度先人在茂密森林中观摩各种飞禽走兽的动作,从它们的各种姿势中,观察大自然赋予动物的本能以及动物的治愈能力。有关这一点,从瑜伽的某些动作名称中便可见一斑,如猫式、驼式、鱼式、眼镜蛇伸展式等等。

  也就是在那一霎间,我进一步了解到大自然的神奇,并发自内心地感叹:人类要敬畏自然呀!

  敬畏自然,并不意味着我们面对自然的奇观异景,战战兢兢,叩首称臣;也不代表着我们面对大自然的千变万化,束手无策,停止探索的步伐。敬,是对别的生命体系支撑起我们自身生命的一份感激和敬重,畏,是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不可违背的认识。敬畏,又敬重又畏惧,敬畏自然,表达的是人类对于生命根基的敬重和对于客观规律的尊重。

  我们不该敬畏自然么?大自然是抚育我们人类的母亲,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周口店的山洞曾为我们的祖先遮风避雨,漫山遍野的野菜野果曾为我们的祖先充饥解渴,祛病强身;埋藏在地下的石油、煤炭成为工业社会的动力和粮食。郁郁葱葱的树木转化为人类生活的原料和用品。亘古以来,一切有历史记载的人类文明,无一不是将“敬畏自然”化作各种天条,并向自己的子孙传授,所以才有人类今天的血脉相传,资源不断。失去了这种敬畏之心,把自然作为一个仅仅予取予求的对象或是一个要征服的对象,那么必然会肆无忌惮地掠夺自然资源,必然会造成对自然系统的破坏和改变。于是,在世界范围内,相应出现了自然灾难越来越频繁的趋势。于是我们经常为下列的信息而震惊而担忧:印度洋的海啸,“卡特里娜”飓风,长江污染,黄河断流,昔日的绿洲成为沙尘暴主要策源地,地球亿万年才形成的石油,将在50年内消耗殆尽,疯牛病、禽流感、SARS病毒,等等。

  我们不该敬畏自然么?大自然是人类的创新老师,是人类丰富的知识宝库,自然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在人类社会出现之前,已有无数的生物生活在大自然中,这些生物在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大自然的规律,不断完善自身的性能与组织,从而保证了自身的生存与繁衍。人类社会产生以来,无时无刻不从自然界中获得启发而进行有关的创造。从鲁班仿照茅草锋利的齿,从而发明了木匠使用的锯,到仿照昆虫的翅膀制造出微型飞机;从借鉴陆地动物的皮毛结构,设计出具有防风和防湿的面料;到从多种动物的不同器官上汲取灵感,推动着宝马汽车的设计朝着更安全、更舒适、更省油的方向发展。从一滴水珠和一个蛋壳看到了其自由抛物线型面的张力与薄壁高强的性能,从一片树叶的叶脉发现了其交叉网状的支撑组织肌理,这些发现给予了人类建筑结构的创新设计许多有益的启发。师从鸟类的现代飞机的很多性能都远远超过鸟类,可在节约能源与灵巧性上却令人类相形见绌。动物能感知某些重大自然灾害发生,而人类自身却无法感知,如众所周知的唐山大地震,印度洋海啸等。就人类目前的科学知识来说,还没有达到可以理解所有的自然现象的程度。因此,地球上每一个物种的消失,都将降低自然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每一种物种的丧失,都将使大自然更加贫瘠、更加危险、并遭受重创。

  敬畏自然,意味着人类将把对日月星辰的外在敬畏,转化为对自然的内在敬畏,进而正视人类不过是自然的一种普通生命存在,把自然世界丰富而具体的多种物质存在,当做人类相同的生命体系对待、建立人与万物血脉相通的生命感受。正如孔子在山水中见到仁者的宽厚和智者的灵动;进而人类在谋求生存与发展时,也要谋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即使是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也要确保大自然的天蓝,水清,花艳,草绿。只有人与自然的相融、和谐,我们才可能生活得更舒适,生存得更美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