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贫困村迎来艳阳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7日11:13 桂龙新闻网-玉林日报

  “2001年时,大多数村民的生活还在贫困线上徘徊,没有出过外地的年长的村民还未亲眼目睹过客车的模样,经过5年的建设,去年村民的人均纯收入是2001年的5倍,每天有20班次中巴客运车辆进出我们村,还有直通玉林的客车呢……”这是笔者走访陆川县乌石镇陆选村时,首先听到的是村长刘琪非常自豪的一番描述。

  镜头一:农民伯伯话对比

  听说笔者来村里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陆选村甘子屯年过花甲的农伯刘能荣十分兴奋地说:“几年前,我们屯里的村民别说富裕了,就是吃水都非常困难,家人挑一担水,来回要花费半个小时,现在自来水管拉到了家里;去年,我家花费6万多元新建了一幢250平方米的楼房。因为路通了以后,方便了农产品的运输,这几年来,村民过上了好的生活,大家越来越有奔头。”刘能荣一家7人,先后种植了16亩八角,3人外出务工,全家每年纯收入近5万元。他自己在家放养两头肉牛出栏,净赚4000元左右。他又接着说:“说一千,道一万,致富思源,我们致富奔小康,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好在我们的党委、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啊!”

  “我家三代同堂,由于陆川县有关部门和乌石镇党委、政府的关怀,家里有5人懂得驾驶车辆等多种技术,他们在东莞、南宁等地务工,每月收入共有一万多元。仅仅花了两年时间,我家就建起了400平方米的水泥楼房,全家人都过上了舒心的日子。”77岁的农伯刘建芳自豪地说。

  镜头二:鼠标一点连万家

  陆选村是乌石镇最偏远的一个村庄,到乌石镇里有18公里的路程,全村有400多户2800多人,23个村民小组。田少山多,居住村民十分分散,过去村民种田购买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资全靠肩挑手扛,虽然这里山清水秀,但交通十分不便构成了这里的“特色”,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百分之九十的家庭在最近两年陆续盖起了水泥楼房;5年前,这里还没有一台电视机,目前全村闭路电视普及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左右;村民有600多辆摩托车,近百分之八十的家庭装上了程控电话,平均每户都有一部手机;有的村民还购回了电脑,通过它来全方位地了解外面的精彩世界,掌握相关的经营信息。如村民刘松生一家办起了一个木鼓加工企业,为了把自家的生意做得更远、更红火,他不仅在家里安装了一台电脑,还在陆川县城购买了一套住房,添置了一台电脑。他通过点击鼠标,将自己所需的信息一网打尽。信息灵通后,他把产品销到了福建、广东等地,生活过得比城里人还滋润。

  5年前,这个偏远落后的陆选村仿佛还是“世外桃源”,为何经过短短的几年发展,其变化如此之大,令当地的村民都没有想到呢。

  镜头三:路通解开众难题

  2001年以后,特别在革命老区大会战过程中,给这个沉睡已久的山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由于市、县、乡、村的共同努力,投资500多万元修通了通往陆选村的水泥路。从此,村民的农副产品不再因为路不通而发愁了。村民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玉林市和陆川县挂点的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筹资,村委会组织,村民一呼百应,集资、投工,将自来水管接进了百分之九十九的家庭,修通了全村24个村民小组能通小四轮车辆的路面。村干部办公从老祠堂里搬进了花30多万元建成的新办公楼房里。通过招商引资,南宁、湛江等地老板进村投资,全村1.5万亩山地全部披上了绿色的盛装。从2003年以来,陆川县劳动人事和扶贫办等部门联手,组织该村劳务输出,500多村民在广州、珠海、深圳等地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

  如此一来,村民怎么不富?

  来源:玉林日报

  责编:李晓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