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充分发挥人大职能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14:04 金昌日报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举措和重要奋斗目标,并具体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为我们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努力方向。人大工作要紧紧围绕这一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一要转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树立“跳出三农看三农,统筹城乡促发展”的新观念。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中央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提出来的,是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我们要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
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规划,通盘考虑,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统筹加以解决。建国以后,我国基本上采取城乡分治政策,以城市和市民为中心,实行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制定政策往往是先工业后农业,先城市后农村,先市民后农民,在制度设计上,构筑了二元结构,严重存在“重城轻乡”倾向。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跳出“以农言农”、“以农抓农”的传统,把“三农”问题放在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大背景之中,从战略目标上总体把握,统筹安排。首先,应调整政策,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上向“三农”倾斜,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增加对农村的公共服务,把施惠重点放在农村,把农民受惠作为中心。其次,应调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实现城乡资源共享、人力互助、市场互动、产业互补,实现城乡工业一体化、城乡市场一体化,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第三,深化改革,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制度创新,逐步建立有利于废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现代农村制度,切实转变倾斜方式,给农民真正的国民待遇,建立城乡互动,体现公平,良性循环,共同发展的一体化体制。二要立足市情看“三农”。近年来,金昌农业发展取得很大成效,农村面貌有了较大改观,农民收入明显增加。但我市至今仍然是一个欠发达地区,解决“三农”问题面临的难度非常大。例如: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低;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2004年虽然全市人均GDP接近2万元,但城乡差距明显,全市城镇居民年可支配收入9400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97元,二者的收入比为2.5:1;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悬殊,在全市居民消费零售额中城镇居民占76%,农村居民占24%,二者的消费比为3.2:1;农民低收入面还存在,全市农村特困人员尚有2.4万多人,占农村人口的10.44%;农村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远比城镇落后,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农民一旦遇到大病,一个本来富裕的家庭就会即刻返贫,有相当多的贫困农民看不起病的问题比较突出;农村生活环境较差,村容村貌陈旧;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因此,我们只有全市上下牢牢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规划,加快发展,抓好当前,着眼长远。那么,我们完全有可能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大受益者,对实现西部崛起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要统筹城乡促发展。过去,我们解决“三农”问题,一直陷于从农业和农村内部找出路,虽然使矛盾有所缓解,但不能最终解决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是金昌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从市情分析,我市已基本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要抓住当前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失时机地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以工业化带动农民收入的提高,以城市化带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以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努力形成工农互动、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局面。首先,要理清思路,明确任务。根据中央的大政方针,结合金昌实际,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要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经营农业,积极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有效机制,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一特两化”,大力实施绿色富民、产业化发展、科教兴农、项目带动、工业反哺农业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其次,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应着重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这两个突出问题。着眼长远,就要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通过不懈的努力,使农村经济结构日趋合理,农业产业化经营得以快速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村总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生态环境、农业基础建设和农村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农村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体制,把金昌农村初步建成高科技、产业化、标准化、节约型的高效农业区。 四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落实中央“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战略,关键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壮大工业实力,增强反哺能力。要加大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就必须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超常发展工业经济,以壮大地方财力。只有工业上去了,才有更充足的、更大的财力、物力、资金、技术帮助支持“三农”,更好的实施“以工补农”。二是建立公共财政制度,调整公共资源的分配格局。就目前农村的情况而言,要加大对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投入和支持,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要加大对农村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的投入与支持,努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面貌;要加大对农村救助体系建设的投入和支持,积极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三是建立企业联系制度。按照“大企业联系乡镇,中小企业联系村社”的形式,充分发挥企业对“三农”的带动力。四是要深化改革,建立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要打破户籍藩篱,清除政策壁垒,建立城乡经济社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有效机制。五要充满信心,积极主动,抢抓机遇。各级领导要消除把“三农”工作停留在口头上的畏难情绪,确立以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科学化来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思维。要抓住当前全党上下统一认识、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有利时机,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增加农民收入水平和提高生活质量为中心,着力提高农业农村综合生产能力,增加投入、深化改革、加强领导,认真贯彻落实“三农”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要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取向,立足改革增动力,创新机制促发展。进一步提高对“三农”工作积极性的认识,切实做好“三农”工作。要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严格依法行政,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夯实执政基础,提高农村管理干部的素质,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市人大农工委供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