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请给她们两对“耳朵”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00:37 时代商报

  [背景]本报爱耳日爱心策划

  3月3日是第7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爱耳日的主题是“预防听力损伤和耳聋,人人享有健康听力”。据介绍,辽宁每年新增聋儿约千人,有近一半的家庭因为孩子的残疾引发父母争吵、离异,很多孩子失去了求学、矫治的机会。

  据了解,现在尚无有效医治耳聋的良方,只有通过验配助听器、耳膜及科学的听觉言语训练,聋儿才能冲出无声的世界。一副助听器需要几千甚至几万元,遗憾的是,40%的聋儿因为家庭贫困承担不起这笔费用而长久地生活在无声世界里。

  

请给她们两对“耳朵”

  小姐俩(白衣者)由于没有助听器,只能靠手语困难地交流。 记者 郑雷磊 摄

  时代商报讯(首席记者 吴丹)门开了,18岁的齐新、齐丽出现在记者面前。一样浓黑的眉毛,一样清亮的双眸,一样憨实的笑容。昨日,记者在沈阳市皇姑区聋哑学校9年1班见到了这对双胞胎聋哑姐妹。

  “你们好!”面对记者的问候,小姐俩的目光还是那样茫然,而后羞涩的笑了。记者注意到,班上的其他孩子几乎都佩戴了助听器或人工耳蜗,但这对小姐俩的耳后是空空的。“谈话”只好从纸上开始。

  姐妹童年时遭厄运

  

  姐姐齐新的字娟秀而工整,她告诉记者,她们俩来自锦州市黑山县新兴镇高家村,家里并不富裕。刚出生时,姐妹俩的听力都是好的,鸟鸣的婉转、母鸡下蛋的“咯咯哒”和公鸡响亮的打鸣成了她们童年最美的记忆。妹妹齐丽3岁那年,厄运开始降临到这个家庭。“耳鸣,一阵阵的,很烦躁。”齐丽这样写道。慢慢的,她失去了听力,甚至连打雷都感觉不到了。父母带着她四处求医,无功而返。“难道是怀孕时吃药造成的?”母亲开始这样怀疑,“那齐新会不会也受到影响?”担心终于不幸变成了现实,10岁时,齐新也出现了同样的症状。一家人在一起抱头痛哭,母亲含泪将两个女儿送入了当地的聋校。

  无声世界勤奋读书

  

  看到同学们都有助听器,小姐俩又好奇又羡慕。听说一副助听器动辄上千元,她们瞠目结舌。想到自己贫穷的家和父母劳累的身影,懂事的小姐俩从来没有跟父母提过配助听器的要求。课堂上,小姐俩死死盯住老师的两片嘴唇和舞动的手势,努力去领会老师的讲解,因为常常听不懂,她们急得直哭,课后往往要付出比同学多倍的努力。勤奋的姐妹俩功课一直不错。

  2003年9月,姐妹俩转学来到沈阳,父母把卖苞米、给人做衣服赚来的辛苦钱交到她们手中,再三叮嘱:“好好念,争取将来考大学!”望着父母佝偻的背影,姐妹俩心如刀绞。提到这件事,齐新的泪水夺眶而出,沾湿了纸笺。

  “你们有什么愿望吗?”记者问。姐妹俩想了又想,写道:“希望爸爸妈妈身体好,别再为我们操心了。”而后赶到的班主任丛兰老师告诉记者:“这对双胞胎姐妹特别懂事,她们曾经告诉过我,耳朵没坏掉前,姐姐的理想是当个律师,帮有困难的乡亲义务打官司,可惜她的理想没法实现了。本来如果努努力,她们考上大学是很有希望的,可考虑到学费问题,她们不得不放弃了。”

  助听器成康复瓶颈

  丛兰老师说,对于这对双胞胎来说,目前最需要的还是助听器。现在尚无有效医治耳聋的良方,只有通过验配助听器、耳膜及科学的听觉言语训练,聋儿才能冲出无声的世界。一副助听器需要几千甚至几万元,遗憾的是,40%的聋儿因为家庭贫困承担不起这笔费用而长久地生活在无声世界里。像齐新、齐丽姐妹俩,原本听到过声音,能够正常说话,可由于听力渐渐残缺,又缺乏助听器帮助,语言能力也退化了。

  “如果能有一副助听器,我希望能让妹妹用,她比我更需要声音,我听到的声音比她多。”晚于妹妹7年失聪的姐姐打着手语这样告诉记者,“我最喜欢《吉祥三宝》这首歌,看到他们全家一起唱歌,我觉得很幸福。”虽然从来没有听到过《吉祥三宝》的旋律,在齐丽心里,却谱写了最美的音乐。记者相信:阳光终会照到她们身上,声音不会是个遥远的未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