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动玉林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09:56 桂龙新闻网-玉林日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自觉用以指导实践,对于建设富裕玉林、文化玉林、生态玉林、平安玉林,实现“两个率先”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玉林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入“十一五”关键时期,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玉林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充分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

  一是要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文化卫生及社会保障事业,搞好城市建设、劳动就业和群众福利等,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坚持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要有计划、有控制、高效益地合理开发土地等自然资源,保持地方经济的发展后劲,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二是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是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的。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必须始终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发展要有新思路,必须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三是要充分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首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其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只有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才能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真正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到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第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妥善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才能妥善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审时度势,因势利导,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第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同加强各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是紧密相联的,我们必须把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及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认真贯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由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本质规定所决定的。二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加快经济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社会的发展首先决定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必定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繁荣和兴旺,是需要经济基础来支撑的。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的充分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从而实现我们党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所以,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中,要防止因为强调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而忽视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在加快经济发展、推动社会不断进步中,社会主义社会为每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和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创造出一个公平竞争、机会均等的机遇,使他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竞相迸发,使他们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特别是要鼓励人们依法经营,勤劳致富,先富带后富,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为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要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切实保障人民参政议政的权利,使人民当家有权、作主有位,特别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主线,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涵。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全面”是指空间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内部各个方面的关系彼此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可持续”是指时间的延续,强调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只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在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条件下,逐步理顺各方面的经济社会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健康有序,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和创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持续巩固,党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只有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和谐创业、和谐安邦、和谐兴国的伟大使命。

  三、以科学发展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促进玉林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又是一项艰巨的实践任务。市委在二届六次全会上作出全面推进富裕玉林、文化玉林、生态玉林、平安玉林建设,构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玉林的重大决定,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在“十一五”期间,我们要更加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指导工作,把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成果,转化为促进玉林发展的强大动力,转化为领导发展和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玉林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中去。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在实践中我们体会,不发展就不能缩短差距,不发展就不能解决难题,不发展就难以找到出路,不发展就得不到群众拥护。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始终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始终把经济增长、人民富裕作为第一位的追求,以坚定不移的决心推进发展,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率先发展,以开拓创新的举措跨越发展。“十一五”是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时期。今后15年是我市实现由小康到富裕的重要时期,“十一五”时期尤为关键。我们必须抢抓机遇、敢于创新,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努力实现“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

  一要抢抓机遇谋发展。从国际大势来看,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是我国能够争取较长时间快速发展的契机。同时,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高速发展,有助于我们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为我们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机遇。从国内态势来看,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承上启下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时期。从玉林的情况来看,当前玉林发展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创建,让玉林从经济版图的边缘走向区域中心,成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泛珠三角经济一体化,使玉林承东启西的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可望接受更强的经济辐射和带动。粤桂合作向纵深拓展,使毗邻广东的玉林成为一个在两广合作中最具潜力和优势的城市。面对难得的机遇,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不断提高把握机遇的能力,精心准备,抢抓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要敢于创新快发展。当前,随着地区经济交流的不断加强,各地发展的环境差异逐步缩小,竞相发展的局面已经形成。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抓住发展的关键,谁就会走到前头。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全面加快发展速度。要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平台,大招商、招大商,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积极争取世界500强企业及国内500强企业等强势企业在玉林落户,为玉林经济发展增添强劲的动力;要加大改革攻坚力度,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为经济增长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全面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要继续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培育农业市场竞争的新主体,不断提高农业的市场化、外向化水平和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要继续深入开展“振兴工业,服务工业”大会战,大力推进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全面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以开展“爱我玉林,建我家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为契机,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作用,更好地发挥县城和重点中心镇在县域经济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壮大发展县域经济;要以“玉博会”为载体,积极广泛开展国际国内的经济技术协作和区域经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人才,进一步拓展玉林经济发展的空间;要更加突出地抓好“玉贵走廊”的建设,更高层次地推进“玉贵走廊”发展,把“玉贵走廊”率先建成“三化”和“三文明”的示范走廊,推动富裕玉林、文化玉林、生态玉林、平安玉林建设;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之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致富群众的生力军。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是加大社会事业投入,保持与经济增幅相适应的社会事业发展速度。近年来,我市经济总量持续保持强劲增长,为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但是,仅有经济的发展不是科学的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的发展,加大对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是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同时,加大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力度。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关系到城乡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已经不是单纯的支农、助农问题,而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问题。因此,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始终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是加大环保力度,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加强自然生态保护和建设,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严格限制影响生态、环境和水源涵养功能的资源消耗型产业发展,特别是在接受东部产业转移时,更要注意这个问题;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努力降低生育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一是要在决策中体现人民意志。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当前要全力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推进经济建设同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以“玉贵走廊”的一主轴和两副轴为重点,以“村村有中心,庭院连成片”为目标,以“文化中心+文化庭院”为模式,以每个行政村规划建设一个文化中心和一批示范性农户文化庭院为主要内容,大力推进我市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是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把关心群众利益的“小事”、实事办好,真正维护群众利益。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党员找群众听意见,群众找党员解难题”的“双找”制度,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坚持不懈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把各项惠民机制落到实处,确保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是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关心帮助贫困人口脱贫,使全体人民都富裕起来。要努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抓好失业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落实,努力创造公平的发展环境。

  (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正做到求真务实、执政为民。

  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紧密相联,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离开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绩,只能是虚假的、表面的、没有实际意义的政绩,甚至是“败绩”。为此,一是要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政绩转变为谋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政绩。既要高度重视经济建设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用加快经济发展的实绩来体现政绩;又要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全面发展,不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强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维护社会安全与稳定。二是要从单纯追求局部利益的狭隘政绩转变为谋求全局协调发展的政绩。牢固树立统筹协调的观念,坚持发展的系统性、协调性,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防止和克服狭隘、片面地理解科学发展观,借口落实科学发展观,谋求、维护小团体或个人的局部利益的错误倾向。三是要从单纯追求眼前发展的政绩转变为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政绩。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

  来源:玉林日报

  责编:李晓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