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职业讨债人转行卖点子掀起债务策划冲击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04:40 荆楚网-楚天金报

  本报讯  2000年,国家经贸委、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印发了《关于取缔各类讨债公司的通知》,此后,武汉各类大小清欠公司逐渐关停,大批职业讨债人纷纷转行。但是,在武汉,仍有为数不多的人在从事债务工作。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不再直接从事清欠,而是改头换面,成了“卖点子”的“债务策划人”。

  一堂法制课 化解跨国债务

  经过多方联系,张扬是唯一敢直接接受记者采访的“债务策划人”。谈及个中原因,张扬坦言,“讨债”是个敏感的字眼,像他这样不直接参与讨债的“策划人”也可能被划归入内,很多人都担心工商部门的查封。“但我不怕,因为我的确从事的是策划,而不是直接讨债!”张扬说。

  张扬称自己的经历比较坎坷,他曾在武汉一大型国企宣传、策划部门工作,1998年,他辞职承包工程,一年赚了80多万元。但年终结账时,却发现自己赚回的只是一张张欠条。两年内,他拿着欠条走遍全省,讨回了30多万元,却花费了近20万。

  受讨债启发,当年,他成立了清欠公司,但刚成立不久便接到工商部门的“停业通知书”。因为在2000年,国家经贸委、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印发了《关于取缔各类讨债公司的通知》,张的公司不得不关停了。

  但两年的讨薪路让他了解到市场的巨大潜力,他决定改变思路和策略。后来,张扬成立武汉商战财务咨询公司,从此开始“卖点子”“做策划”,走为债权人出谋划策的经营之路。

  公司刚开张不久,他便接到一笔“国际”单子。阿联酋特快汇款公司业务员肖某拿走公司7万余元人民币后,“请假”回到了湖北黄石老家。此后,公司一直联系不上此人。该公司负责人何先生通过介绍找到张扬后,张通过调查找到了肖某的具体去向。

  此后,张驱车往黄石,没有直接找肖某,而是找到肖某的丈夫进行了一番长谈,张讲解了一些阿联酋的法律规定,以及卷款潜逃等案例在阿联酋的处理情况,随后回家坐等消息。

  肖某的丈夫听后惊愕不已。果然,3天后,张接到肖某的电话,两人在武昌徐东的一家咖啡厅见面,肖痛哭流涕,后悔不已,主动交出了公款。在张扬的办公室,记者看到了特快公司负责人何先生发来的感谢信,信中还称肖某痛改前非,公司原谅了她,并让她继续留在公司工作,现已成为公司的骨干业务员。

  提及此事,张颇感自豪:“帮人追款要有策略和办法,所以我选择了策划,而不是直接追债!”

  一个“歪”点子 赚回五万多元

  张扬说,从经营的角度出发,卖“点子”一般比直接讨债更划算,但要做成一个成功的方案,则要付出很多艰辛的劳动。

  去年5月,武汉一家印刷包装公司找到张扬,他们称有一家化妆品公司欠其23万元,时间长达3年之久,公司多次上门讨要无果,希望张扬能派人将这笔呆账讨回来。

  张听完介绍后,告知对方不能派人帮他讨债。但是,对方若愿意合作,他可以拿出一个追款方案,若追款成功,张需按比例“提成”,若不成,分文不要。印刷公司经理当即同意。

  此后,张立即派人对化妆品公司进行全面调查,一个星期后,他将策划方案放在了印刷包装公司老总面前:“只需将这个方案在15日前送到化妆品公司老总案头,然后准备实施即可。”

  原来,张扬通过调查,得知化妆品公司于当月15日在某商场门前开展一个较大规模的以诚信为主题的促销活动,建议印刷包装公司制作十余条横幅,上书“欠债不还,何谈诚信?”等标语给对方看。若化妆品公司仍不肯还款,到15日那天,则到促销现场要钱。

  化妆品公司接到这个详细的“策划方案”后大为震惊,撤销促销活动更改时间已经来不及了。该公司权衡利弊,考虑再三,最后主动与包装公司联系,答应分期还款。

  “那这个策划给你带来了多少提成?”对此问题,张扬称这是公司的机密,但最终记者从侧面得知,若案值在20万元以上的单子,其“策划方案”至少5万多元一个。

  一个老话题 暗藏治安隐患

  2月26日至3月初,记者对武汉一些“财务公司”进行了调查,发现从事“债务策划”的公司至少有二十余家,而从业者至少在百人以上,但是,“债务策划人”并非全都在从事正当的“策划”,更多的依然直接干着“讨债”业务,只是改头换面了而已。

  据了解,去年,武汉三镇曾发生过多起“点餐制”纠纷,即一个餐馆里同时来了上百客人,但客人们都自带一瓶啤酒,然后每人占住一个桌子,点上一盘花生米或小白菜,一吃就是几个小时,酒店生意无法开展,酒店真正的客人见势也纷纷躲避。民警接警赶到现场,也无可奈何。某财务公司的胡先生称,“点餐制”事实上就是他们的经典策划方案之一。他们只出“点子”不出面,让债权人自己请人去酒店“点餐”,以此逼酒店还钱。

  武汉市工商局有关人士称,债务策划人目前的确非常活跃,但从业者良莠不齐,有的从业者实际上就是讨债人,而有的策划方案则直接给社会治安带来极大的隐患,值得社会关注。职业债务策划人的出现,同时也说明传统的讨债公司变脸之后,以另一种方式存在着。

  近几年,尽管国家在不断加大对非法讨债的打击力度,但与债务有关的公司依然不断地活动着,社会学家指出,这凸现了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中,债务人和债权人角色的某种变异,折射出社会诚信的缺失,同时也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债权人的合法利益究竟应该怎样来保护?

  许多律师把目前存在的讨债难问题归结于3个原因:一是公民及法人的财产状况不透明,对欠债人的偿还能力难以确定。目前,欠债人可以通过多种手法来转移和藏匿资产,债权人或法院很难通过现有的渠道了解和监控欠债人的实际财务状况。二是社会缺失信用体系,对欠债人的行为没有有效的约束。欠债人赖债不还,恶意逃脱债务,这给债权人的经济利益带来了损害,这些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就在于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如果建立全国范围内的信用体系,使公民及法人的财务和信用状况成为公共信息,欠债人的逃债行为将会受到有力的制约。三是清欠工作难以通过法律程序顺利圆满地解决。

  一份统计资料透露,2004年国内民间及企业间欠款纠纷,即使通过执行,最终成功要回欠款的不到30%。债权的流失率达到70%以上,这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如何通过合法的手段来改变讨债难的局面?

武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张善斌认为,目前,法律制度有其不完善的地方,因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在保护债权人利益方面不尽如人意。这对发展经济不利,并将滋生更多的、所谓的“债务策划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