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六富农家”描绘新晃农村新画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07:29 红网-湖南日报

  本报3月2日讯(记者 肖军 通讯员 潘昌晟胡昌平)“翠竹绿树掩瓦房,红花青果满庭院,曲径通幽水泥路,六畜兴旺是农家。”用这首诗形容新晃侗族自治县中寨镇草场村真是恰到好处。这里,瓦房错落有致,庭院家具洁净美观。农民杨秀萍说:这是“六富农家”活动带来的。

  2004年初,新晃侗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着手开展“访贫帮困到农家,项目资金扶
农家、中介服务连农家、公益事业美农家、先进文化进农家、休闲旅游在农家”为主要内容的“六富农家”活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路子。他们针对农民不同的需求,采取了不同的帮扶办法,改变了以往单一给钱给物的帮扶模式,全县2000多名干部带着点子、项目和资金深入农村,从一村一寨,一家一户抓起,较快改变了农村的落后面貌。茶坪乡马宗村距县城百余公里,过去“遍地都是砂石地,井水不够几家喝”的饮水问题一直困扰着村民,去年,县、乡干部帮助筹资近10万元,实施人饮工程和沼气池建设,引导农民改厕改灶改居住环境。如今全村158户全部用上了洁净的自来水和沼气灶。新晃镇利用城郊优势,在三拱桥、红光、日光等村开展了“休闲旅游在农家”活动,去年,该镇的休闲农家山庄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年创收入40多万元。

  “六富农家”活动使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20余万农民从中受益。2年多来,该县修建进村路、连户路150多公里,改善居住环境2.5万农户,使3万多农户饮上了清洁卫生饮用水;共成立中介组织65个,提供各类技术及信息服务3000余次,建立农家乐休闲园44个,开发致富项目256个,60%%的村建立了村民文化室和文艺宣传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