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河中顽石刀下成精品(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4日10:40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河中顽石刀下成精品(图)

  老人和他雕刻的作品。黎娜海鹏摄

  

河中顽石刀下成精品(图)

  本报讯(记者黄亚平实习生郑义宁佳)家住北郊六村堡街办周家堡村75岁的山峻岐老人,从14岁起拜师学习雕刻技术,1986年至今,他已在上千个泾河石上雕刻完成了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岳飞的《满江红》等古今中外几十篇优秀作品。

  山峻岐老人自幼喜爱雕刻艺术,从小便到三原县学习刻章技术。解放后,老人虽说从事其他工作,但他一直坚持利用业余时间钻研雕刻艺术。1991年,60岁的山峻岐老人退休了,但心中对雕刻的热爱却丝毫不减,于是,老人又重操旧业,将一句句、一段段、一篇篇的好文章刻于石头之上,以此来实现他人生的夙愿。

  他和儿子去泾河边挑拣石头,拿回来筛选、水洗、裁减、打磨,经过多道工序处理,才在上面雕刻文章。老人说,仅诸葛亮的《前出师表》一篇文章的雕刻,就用去了121块石头。岳飞的《满江红》也用去了40多块石头。

  老人说,之所以选这样的文章,是因为他们的优秀品质和精神对后人很有教育意义。如岳飞精忠报国,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等,都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把这些作品刻在石头上,也算是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吧。

  这么多年连老人自己也说不清共刻了多少篇文章,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记者看到,整幅整幅的拓印作品挂满了书房的各个角落。各个石章印刻得字迹工整,内容形象丰富,其中一幅《百寿图》更是别具匠心,只见大大小小的石刻“寿”字组成了一个大的“寿”字,小字的字体各不相同,有宋体、隶书、小篆、大篆,且还用阴、阳刻法相互交错;另一幅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老人采用图文并茂的雕刻手法,将文字与图刻于一块石头上,还有《昆明大观园》,老人将一块块石头对半劈开,一半上联,一半下联,很是让人新奇。

  记者临走时,山峻岐老人还在忙碌雕刻。他拿出一块石头放到木槽上,小心地用细木屑将其固定住,然后,取出了他那把刀子,一笔一画地刻着。山峻岐告诉记者,目前他最大的心愿就是争取早日完成《后出师表》的雕刻工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