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演绎爱心故事 “的姐”荆小兰:残疾乘客的贴心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5日10:27 新桂网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覃世默

  在南宁市有这么一位普普通通的中年女出租车司机,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十几年如一日地为老、弱、病、残乘客免费服务,演绎着一个个平凡而又感人的爱心故事。她,就是南宁市九州出租车公司的荆小兰,一个热心肠的湘妹子。

  “我就是想帮助他们”

  2月24日中午,记者随荆小兰的出租车采访刚结束,她的手机响了。原来是一位熟客的电话,想坐她的车。“荆大姐,你让他找其他的车吧,大家都在等着我们吃饭呢。”车上的人建议。

  当时,天正下着雨,还吹着阴冷的风。

  “你们先吃吧,我还是先去接人,他是位高龄病人,别人搭他我不放心。”荆小兰说着就启动车子。当然,我们当记者的也不愿放过这难得的采访机会,要求跟她一起去。荆小兰爽快地答应了。

  出租车冒雨开到了新民路的骨科医院。老人和她的儿媳已经站在门口等候了。外面的雨很大,医院门口离路边也就几步远,一般接人的出租车靠在路边候客也就可以了,但荆小兰硬是把车开到了医院门口。她把车停好,跟保安打了声招呼,就冒雨跑到老人旁边,和老人的儿媳一起小心翼翼把老人扶下门口的阶梯,再慢慢地扶上车。让老人坐好后,还不放心,又把一只软车枕垫在老人的后腰部。“大爷,您坐好!”启动车时,她还不忘提醒一下老人……那份细心,看得我们都动容。

  “小兰可是个好闺女啊,对我这个有病的老人比自己父亲还好。”老人说。原来,老人姓荆,腰部不舒服,经常到骨科医院看病,一次坐了荆小兰的车后,觉得服务态度好,以后坐车都打她的电话。而荆小兰每次接送老人都分文不收。

  每天开出租车挣钱养家糊口,对瘦弱的荆小兰来说,已够辛苦的了,可是她还十几年如一日地做这些事,初衷是什么呢?

  “我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我也想帮帮别人,帮了他们自己也觉得快乐。”荆小兰淡淡的话,却蕴含着朴实和高尚。

  荆小兰18岁就从湖南农村来到南宁,先后做过泥水工、养过猪、扫过地、烧过开水、卖过菜,甚至还捡过垃圾、收过破烂,用她的话说“什么脏累苦活都干过,什么酸甜苦辣都尝过”。这些经历,让她对吃苦和人情有了更深的感受。

  荆小兰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1985年她承包养猪场时,正怀着身孕,每天开着手扶拖拉机在菜市和猪场之间跑。有一次开到半路车坏了,人饿猪也饿,焦急之余,一位在猪场旁养鱼的年轻人帮她修好车,并开到了猪场;1993年的一天,新手上路的荆小兰驾驶的出租汽车轮胎爆裂,在路上抛锚了。正当她不知所措时,一位驾驶摩托车的男子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使她脱离了困境。

  “在自己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有人拉一把,那种感觉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事隔十几年,荆小兰回想起此事仍感动不已。从1993年11月开出租车后,她就用自己满腔的热情,主动去帮助需要帮助的老、弱、病、残乘客,一干就是十几个春秋。

  遭遇尴尬更添勇气

  有位伟人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10多年来,荆小兰一直都在默默地做好事,至于做了多少好事、少挣多少钱,别人说不清,家属说不清,连她自己也说不清,光是归还失主的物品价值就有10万余元。

  “这种事,我们要是遇上了也会去做,但像她这样热情主动、长期坚持去做的,如果没有一颗真诚的爱心,没有一份执著的追求,没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肯定是做不来的。”与荆小兰同一个公司的司机师傅说起荆小兰的行为,无不心悦诚服。

  虽然做的是好事,可荆小兰经常受些猜疑,还被一些人误会是坏人,遭遇了不少尴尬。去年上半年的一天晚上,荆小兰看到一名盲眼女孩拄着棍子过马路,就将车停下,“姑娘,上车吧,你要去哪里,我免费送你去。”女孩却谢绝了。虽然女孩没有明说,但从她那警觉的神情里,荆小兰看出女孩将她当坏人了。再三说服下,那女孩才肯上车。

  荆小兰说,她免费送残疾乘客从来没有想过要回报,往往是将残疾乘客免费送到目的地后,马上开车走了。在她所免费搭乘的残疾乘客中,几乎没有人记住她。这些,荆小兰并不在意,让她感到尴尬的是,当她说是免费接送残疾乘客时,却引来一些乘客怀疑的目光。特别是一些需要帮助的残疾人不相信免费打的是真的,甚至上了车后有的残疾乘客还一直追问“不要钱,是不是真的,不是开玩笑吧”,这让她哭笑不得。有时也受到同行的不理解。有的认为她傻,有的认为她出风头。对此,荆小兰的同行梁大姐曾好心地提醒过她,做了好事还添麻烦,别那么傻了。荆小兰听了也“嗯嗯”地答应,可看到路边有残疾人候车,还是不由自主地停下来。她说:“做不到啊,我一看到这些需要帮助的人就心软。”

  于是,荆小兰照样坚持免费接送重病老红军去医院;家境贫困的孩子参加中考,她不仅每天提前送达且分文不取车费;有人被抢劫受伤了,她会停车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事后还到医院探望伤者;雨中一父亲带着残疾儿子候车,她不仅免费送他们到达目的地,得知孩子无钱治病后,还把当天收入的1/3给了他们……荆小兰所在公司的李振西副经理说:“荆小兰就是这样一个开朗、直率,有韧性和冲劲的人,自己认定的事就大胆去做。”

  “她让我们感动!”

  只要是老、弱、病、残的人乘坐荆小兰的车,无论到哪都分文不取。也因为这样,她每天的收入至少会比别人少二三十元。对此荆小兰不认为自己吃亏,她说:“如果做好事是为了出风头,图别人的回报,那就没意思了。”

  荆小兰所帮助的那些残疾人,几乎都与她素不相识,对方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她都不知道。但是,接受过她帮助的人,都在心中铭记着这位热心肠的“的姐”。市民李女士每天都会带着行动不便的儿子去广场上锻炼,有一天正好被荆小兰碰上了,荆小兰热情地招呼这对母子上了车。提起当天的情景,李女士现在还很感动:“我搭公共汽车的时候,行动稍微慢一点,司机就说快一点,快一点!而荆小兰与我不认识,却这么热情主动,当时我眼泪都流下来了。”

  几次免费坐过荆小兰车的盲人按摩师傅彭邕宁告诉记者,两年前的一个下午,他正走在衡阳与北湖路口,一辆车“嘎”的一声停在他旁边,“师傅,你看不见,走路不方便我免费送你回去吧!”接着女司机就下车把自己扶了上车。第二次,他又是在同一地方遇上了一名主动要免费送自己的女出租车司机;等上了车一聊,才知道对方就是以前免费送过自己的荆小兰,两人因此成了朋友。当彭师傅得知荆小兰长期免费接送残疾人时,这位七尺汉子也动容了:“荆大姐可真是我们残疾人的贴心人啊!”深受感动的彭邕宁知道荆小兰因为长期开车腰椎经常疼痛时,他便要免费为她按摩,但都遭到了拒绝,每次荆小兰都如数付钱。

  去年的一天,天下起了滂沱大雨,荆小兰应约到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接人。经过良凤江一带时,她看见一对父子在路旁大树下躲雨。等到她接到乘客返回市区经过该处时,那对父子还在原地躲雨,两人的衣服已经湿透了,那名男孩看起来还身患疾病。荆小兰先征求乘客的意见:“我们一起学雷锋怎么样?”了解到荆小兰意图后,两名乘客爽快地答应了。

  荆小兰立刻停车,对车外的父子喊道:“先生,快上车吧!”那名中年男子尴尬地说:“我们没钱。”荆小兰说:“我免费送你到家。”上车后,荆小兰了解到,那男孩患有小儿麻痹症,是从外地来南宁看病的。由于经济困难,给男孩看病后,父子俩已是身无分文。荆小兰将这对父子送到南宁市江南区其亲戚家后,还拿出20元钱递给那名中年男子。该男子接过钱时,放声哭了出来,坐在后面的两位乘客也被荆小兰的善良深深感动了。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荆小兰说,每每把需要帮助的人送到目的地,自己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欣慰和喜悦。

  “走雷锋的路,学一辈子雷锋!”

  2005年12月,荆小兰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她主动向公司提出,要在车头贴上雷锋车的标志!从此,广西第一辆“雷锋车”驶在邕城的大街小巷。

  荆小兰说此举有个缘由。一次,她主动要免费送一位残疾人,对方听了摆摆手:“不坐不坐,你又不是雷锋车!”这句话触动了荆小兰,让她觉得自己的车应该有个标志才行,所以在征求了公司同意后,荆小兰在车上贴上了“雷锋车”三个大字。

  “这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同事李裕说起这,充满钦佩之情。荆小兰的这一举动,也显现了这位辣妹子的韧性和冲劲。

  荆小兰说,在车头醒目地贴上“雷锋车”三个大字,对她而言,承载的不仅仅是庄严的承诺,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一天晚上,荆小兰开车经过衡阳路的时候,看到路边很多市民在围观什么,并议论着有人被抢劫之事。她立即将车停靠在路边,下车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在现场,她看到了一位受伤的中年妇女全身是血躺在路边,摩托车摔在了一旁。见情况危急,她二话没说,请求围观的群众协助将受伤的妇女抬上了自己的出租车,并立即送到铁路医院治疗,然后又驾车返回现场守护摩托车等待警察到来。收车回家后,荆小兰将此事牵挂在心,第二天一大早,又到医院探望该妇女,知道那位妇女已无碍才放心地离开。

  在荆小兰的影响下,她的家人也满怀爱心。荆小兰的丈夫唐应微开这辆出租车时,也同样为老、弱、病、残群体免费提供乘车服务。然而,让荆小兰欣慰的是,自从标上“雷锋车”后,一些残疾人还在为坐不坐她的车犹豫时,旁边的人就会说:“坐吧,这是雷锋车,她肯定帮助你的。”听了这些话,荆小兰相信,她给别人送去温暖,这份温暖一定会继续传递。心中有爱,爱一定会在我们周围蔓延!

  坐上荆小兰的出租车,感觉特别舒适,车子里里外外都非常干净,车上还配备了一些细微的物件:一个布艺的储物袋内装着梳子、纸巾之类的生活用品,传递着温馨的感觉。“您好,请上车,请问您到哪?”这已是她的口头禅。看到天色阴沉,她会提醒乘客车上有免费雨伞,乘客下车时,“请带好自己的东西”这句话是她每次必说的。自从1996年打出“免费为残疾人服务”的招牌以来,荆小兰就一如既往地做着这些。曾免费坐过荆小兰出租车的一位在邕的外籍教师,为她的开朗热情和良好服务感动,并成了她家的朋友。这位来自异乡的年轻小伙子把荆小兰称为自己的“中国妈妈”。他深情地对记者说:“只有一个好母亲,才会有这般深沉的情感和爱。”编辑:杨东作者:覃世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