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早产”的养老新模式?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6日10:19 河北日报 | |||||||||
城市养老调查之二无论是专家,还是渴望颐养天年的老人,对于居家养老,全都心怀憧憬:不用挂念远离的儿孙、相熟的街坊以及居住多年的老屋。居家养老,乍看上去风光无限。 但现实是,这一养老新模式一路走来,并非顺风顺水。
先行者的落寞 2005年8月,衡水市宝云社区和市红十字康复托老院联手,以社区为依托,在全市首家推出了居家养老这一全新养老模式。半年多过去了,不温不火的经营现状让双方都开始意识到: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却是曲折的。 开张之初,他们都曾雄心勃勃。宝云社区是衡水市较大的社区,人口超过1万。双方先期还为此进行了专项入户调查,结果令人鼓舞。许多老人对居家养老都表现出了积极态度。 针对许多老人不愿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却又需要被照顾的实际,主办者为老人们推出了上门服务和日托服务项目。独立生活有困难的老人如有求助、做饭、保洁、购物、打针输液、看病陪床等需求,只需拨打一个电话,受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即可上门。 丰富的服务项目,并未给经营者带来想象中的“开门红”。衡水市红十字康复托老院一位姓邵的负责人说:“半年多时间,我们只为十几位老人零打碎敲地提供过服务,比较固定的客户只有5个。” 红十字康复托老院是衡水市区为数不多的养老院之一,拥有床位100多张,目前入住率在50%左右。“当时之所以萌生要搞社区居家养老的念头,一方面是想拓展养老服务链条,同时也想借此在老年人中间扩大我们的品牌影响力,培育一批潜在的客户。” 这位负责人将“出师不利”的原因归咎于两点:一些老人的消费承受力不高;高素质的护工人员匮乏。 按照他们制定的收费标准,如果需要护工24小时服务,一个月的费用为400元,此外还得负担护工的一日三餐。而一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如果入住托老院,一个月的饭费、床位费全算下来才680元。两者相比,居家养老显然算得上是“高消费”。这让不少对居家养老感兴趣的老人选择了放弃。 进入家庭服务的护工不同于保姆。在常规的家政服务技能之外,护工还需具备一定的医疗和康复知识。“半年时间,总计有30多名护工来得来、走得走,换了好几茬。目前还剩3个在坚守岗位。” 由于客户寥寥,如果没有托老院兜底,这几名护工恐怕也天天面临无事可做的境地。 我也要搞居家养老,但不是现在 对于居家养老,一些传统养老机构的经营者也颇感兴趣。不过,目前他们还都是冷静的旁观者。 石家庄市夕阳红老年村负责人骆亚男,曾几次参加全国养老事业发展论坛,近两年一直密切跟踪着居家养老的发展动向。“居家养老确实是一种趋势,我也打算涉足其中,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她的理由是,居家养老对于管理人员和护工素质的要求很高,因为客户非常挑剔。在没有做好人力储备前不能急于出手。同时,真正有实力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高端消费者,还没有大量涌现。“根据石家庄市老年人的收入状况,我认为,养老市场的高消费时代,最早也得在5年以后才会到来。” 相对于居家养老的一对一服务,传统养老机构现有的集中式服务显然会在成本上占优势。“传统养老机构的市场空间还远未到日薄西山的时候。”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骆亚男在2004年开始进行了连锁扩张经营。当年4月,位于省会东南部的夕阳红老年村二分院开张纳客。“今年春天,位于市区东北部的三分院将开始建设,而位于西南部的四分院也已经有了意向。”如果骆亚男的构想能够全部实现,连同最早开业的位于省城西北角的一分院,4个分院届时将成环城发展之势。“到那时候,我可能才会考虑向社区进军,发展居家养老。” 石家庄市长安社区老年公寓负责人李永奇,对居家养老的态度略显乐观。“发展居家养老的市场环境已经初步具备,今年我们计划先培训储备一批高素质的护工。待时机成熟后,依靠老年公寓这几年形成的品牌影响力,尝试推出居家养老服务。”本报记者 杨倩 李文亮 本报实习生 张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