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年轻妈妈的日记--爱"牛顿",爱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8日11:13 河北日报

  一位年轻妈妈用笔生动地记录了儿子的成长历程,并征服了百万网友,未满两岁的儿子与"超女""阿宝"一起成为了2005年的"平民偶像"---爱"牛顿",爱生活

  17岁出版个人诗集,20多岁加入中国作协,省会自由撰稿人龚昕没有料到,自己“码字儿”生涯最辉煌的时刻,竟然是在成为“牛顿他娘”之后。

  “娘把俺哄睡着之后,腰已经快折了,脖子也快断了,可是单位的活儿、俺的脏衣裳、牛顿日记、球赛还在等着她哩。”

  ———摘自“牛顿日记”

  2003年12月24日,龚昕荣升“牛顿他娘”,和每一位初为人母的女人一样,小牛顿一日一日细小的变化令龚昕激动不已———原来世界上还有这等美妙的事啊!

  幸福需要与人分享。龚昕在哄儿子入睡之后,在洗完儿子的衣物之后,疲惫不堪但又情不自禁地坐在电脑前,时任某杂志编辑的她以儿子的口气随手记下牛顿一天的生活,“牛顿日记”就这样诞生了。“牛顿日记”里不仅有龚昕轻松风趣的文字,还有牛顿神态各异的漂亮照片,当然也是龚昕的杰作。龚昕把它们贴在SOHU一个母婴论坛里,署名就是“牛顿他娘”。没想到,“牛顿日记”发表不久就引起了网友们强烈的反响,不到四个月的时间,点击次数竟逼近了一百万次,这在那个论坛是史无前例的数字。天天都有自称是“牛顿迷”的叔叔阿姨们守在牛顿的帖子那里等着看有关牛顿的“新货”。

  2005年5月,“牛顿日记”结集出版,名字就叫《爱牛顿,爱生活》,首印5000册在三个月内销售一空。2005年7月的一天上午,牛顿一家在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签名售书,同一天下午同一个地点,新华社著名记者唐师曾为他的新书《我的诺曼底》签售。

  “俺睡着了,娘没睡,一直给俺鼓捣鸡肝粥,用擦板将鸡肝磨成末儿,用捣蒜罐把菠菜砸成泥儿,然后放入大米和水慢慢熬。”

  ———摘自“牛顿日记”

  “同样是妈妈,牛顿他娘活得比我精彩。”很多看过“牛顿日记”的妈妈在被牛顿的笑容吸引之余,也为“牛顿他娘”持续高涨的育儿热情所打动。

  很少有妈妈能像龚昕那样,乐此不疲地打点着牛顿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那些色彩鲜艳的服装鞋帽可以办一场赏心悦目的婴儿“时装秀”。龚昕自创的“牛顿十二名菜”,营养丰富,简单易做,好看好吃,被不少妈妈奉为至宝。玩具餐具,蚊帐席子,吃喝拉撒睡,做游戏晒太阳……“牛顿日记”将牛顿的生活图景完整而形象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牛顿一家的幸福生活感染着每一个人———原来琐碎平庸的生活也可以这样美好!

  在牛顿的笑容背后,龚昕其实和每一位初为人母的女人一样,每天一睁眼就冲锋陷阵,晚上睡觉前腰酸背痛,还要常常为孩子的一点点异常而心神不宁。但是她用一把聪明的“小筛子”,筛掉了育儿过程中的疲惫和烦恼,筛掉了无助和担忧,留下的是令人爱不释手的“牛顿日记”。“养孩子要有点‘娱乐精神’。”龚昕半开玩笑地对记者说,“牛顿是我的大玩具,虽然很累,但是我喜欢。”

  “上午九点多爹从山里打来电话问候,娘差点泼醋———没俺时俺爹可没这么多的礼数儿。”

  ———摘自“牛顿日记”

  到底是谁将培养谁?谁将塑造谁?面对一天天长大的牛顿,面对被“颠覆”的生活和“面目全非”的自己,龚昕时常这样自问。曾经特立独行的“牛顿娘”,如今心甘情愿地陷入日常琐事不愿自拔,一直如闲云野鹤般的“牛顿爹”,在饭店吃饭吃到一半回家给儿子洗澡,也让一起吃饭的朋友大跌眼镜。看着牛顿认真地在屋里翻箱倒柜,听他操着一口只有爸爸妈妈才懂的“牛顿方言”说东说西,龚昕时常大彻大悟般地自言自语:“看来我们得拉着牛顿的小手三个人一起长大。”

  时至今日,每逢牛顿生日、春节、六一儿童节,甚至情人节,牛顿都会收到世界各地“牛顿迷”的礼物。衣服、玩具、书籍,其中最珍贵的,是两位加拿大网友阿姨合送的宝贝,那是一枚用上好的寿山石为牛顿篆刻的名章。“爱牛顿,爱生活”现在已经演变成一本杂志的专栏,集专栏作者与专职妈妈于一身的龚昕,继续用笔和相机记录牛顿的成长。

  □本报记者张艳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