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喜见农民工的自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3日07:28 红网-湖南日报

  李立川

  本报日前刊发了一张龙山县农民工外出务工的新闻图片,照片中人物那时髦的着装、时尚的箱包、文明的举止,你很难想象他们是一群偏远山区的农民工。那些长久定格于脑海中的形象:褴褛衣衫、大编织袋、怯懦神情,已经难觅踪影。

  其实又岂止在龙山,今年春运期间,各地火车站、汽车站、码头、机场,人们触目可及的是农民工“四多四少”的新变化:拉箱包的多了,背编织袋的少了;技术型务工多了,体力型务工少了;年轻人多了,老年人少了;文化高的多了,文化低的少了。而我感觉变化最大、印象最深的,是他们满脸流露出的充满自信的欢笑。

  我感到兴奋,我感到惊讶,为什么他们怎么来的如此坚定的自信?

  源自农民工自身素质的迅速提升。随着城市用工单位要求的不断提高,单一的苦力型输出已不能满足城市的需求,这迫使农民工自觉加强对新技能、新知识、高素养的再学习,也就促进了农民工素质的提高、就业范围的扩大:从过去单一的“脏、累、差”岗位,发展为如今多方位、多工种的介入。对城市生活方式的全方位融入,以及新市民意识的不断增强,他们开始重新估价自身的价值,从而面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社会保障、维权途径等显性、隐性权利的缺失时,许多农民工敢于大声说“不”,逼迫城市的许多岗位开出不断攀升的价码,甚至超过了大学毕业生的工资底线。从“逆来顺受”到“理直气壮”,从“求生存”到“谋发展”,折射出农民工自信心的快速成长。

  源自农民工输出地的强力支撑。近年来,因为政府的积极作为,培训更有效,流向更理性,这些都是增进农民工自信心的有力助推。以我省“春风行动2006”为例,全省2300多个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把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服务内容和维权电话编印成“春风卡”,发放到他们手中。并实施上下联动,将企业代表接到乡镇摆摊设点,送岗位到农民家门口,并主动与农民工签订跟踪管理协议,让农民工外出无后顾之忧。这就使农民工感觉有了靠山、有了娘家,自信心油然而生。

  源自城市对农民工的再认识。农民工对于城市的意义有多大,是人们一直关注的话题。我们现在至少可以形成这样一个共识: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半壁江山。许多城市在遭遇“民工荒”时所表现出来的手足无措,农民工节假日集中回乡留给的城市生产与生活的尴尬,就是城市离不开农民工的最好例证。同时,农民工也在不断调整自己,主动融入城市的生活,这也逐步改变了市民对民工的传统看法。

  这当然能让我们看到农民工充满自信的欢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