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台湾制鼓牛耳“响仁和”:就象孩子在母腹听到心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4日10:23 中国台湾网

  中新社台北三月十三日电题:探访台湾制鼓牛耳“响仁和”

  中新社记者路梅陈立宇

  “这是父亲六十四年前制的鼓,今天它的声音依然活着,就像孩子在母亲腹中聆听到的心跳”。人称台湾“鼓王”的王锡坤向记者介绍制鼓之技时难掩思父之情。

  在台湾,到处都能看见鼓的身影。从“古早味”十足的台湾歌仔戏、布袋戏,到洋溢着现代韵律的打击乐团、台北爱乐团;从香烟缭绕的大小寺庙,到时尚的大型百货揭幕典礼,鼓以其充满动感的振奋之音,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若想寻得一面好鼓,稍微懂行的台湾朋友都会推荐“响仁和”。

  记者来到位于台北县新庄市的响仁和鼓厂,一阵中气十足的鼓声撞进耳膜。“响仁和”的掌门人、五十多岁的王锡坤正对着一面被粗麻绳五花大绑的鼓忙碌着,敲了捆、捆了量。他正进行制鼓的第三步——绷鼓,那些穿在鼓皮边缘的粗麻绳,在四个千斤顶的牵引下,拉得厚厚的水牛皮在劈啪作响中逐渐绷紧在鼓桶上。经过三四天的不断试音、调教,鼓皮才能绷得均匀,发出令王师傅满意的声音。

  “响仁和”的招牌,是王锡坤的父亲王桂枝(人称“阿涂师”)在一九二九年创下的,取自佛经中所云之“佛响仁和,弃善恶尘”。在庙会戏班活跃的年代,阿涂师的鼓以做工精湛而声名远播。

  由于父亲并未要求儿子继承衣钵,而是送他去念书,于是一九七三年,阿涂师过世后,“响仁和”险些招牌不保。倔强的王锡坤不愿父亲毕生的家业就此断绝,一边顺父亲的心愿努力读书考上大学,一边挑起“响仁和”的担子。

  阿涂师过世后几年客户大量流失,再加上王锡坤并未系统学过制鼓的繁琐工艺,他与“响仁和”经历了最艰难的岁月。从最简单的烫牛皮的适宜水温开始,王锡坤不断探索制鼓的点滴工艺,并用心了解客户的需要,“响仁和”的招牌再度响亮起来。

  制鼓是一门需要耐心、毅力和体力的手艺。据介绍,绷鼓之前,制鼓主要工序的前两步是制作鼓桶和鼓皮。鼓桶可以由木板拼组,或以整棵树干掏空而成。以前多取台湾楠木,现在则使用进口红木或花梨木。直径一米以上的整树鼓桶,有时得去非洲寻材,而将其挖成质地均匀并彻底干燥的鼓桶大概需要五年时间。加上经过去脂脱毛、刮削均匀的牛皮,整鼓制作完成竟要七、八年。一般直径六十公分、木板拼装桶身的鼓,制作周期也要两到三年。

  令王锡坤欣慰的是,鼓的艺术价值近两年开始为人们所认可,一些收藏者愿以数年的时间、几百万新台币的价格,等待一面他精心制作的鼓。“响仁和”的鼓声响彻台湾,也回荡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世界里。王锡坤还收集父亲及父亲的师傅制作的老鼓、大陆少数民族鼓,以及世界各国的鼓,开设了鼓文化馆,向人们介绍鼓的传统和文化。

  记者问,拿到一面新制成的鼓,如何辨别它的好坏呢?和鼓打了二十六年交道的王锡坤竟给不出答案。他说,工艺的好坏是无法靠新鼓的外观和声音判断的,只有几十年后依然声音洪亮才能算好鼓。

  “它是我的珍宝”,将记者领到一面九十公分的大庙鼓前,王锡坤边说边敲打鼓面,浑厚的鼓声余音绕梁,“这是父亲六十四年前制的鼓,今天它的声音依然活着”。

  除了一丝不苟地制作每一面鼓,王锡坤并不拘泥于现有技术,八面玲珑、声音清脆的八卦鼓就在他的不断探索中制作成功。他说,“响仁和”现在收了一些学徒,除了工艺,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严谨的制鼓态度。“像父亲一样,把好听的声音流传给后人,这就是我的心愿。”

  “鼓是我的生命,我已无法放弃它。”抚摩着父亲留下来的鼓,王锡坤动容地说。(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