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今春“新”风拂面——走向新农村系列谈之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8日07:12 山西日报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摘自《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见》(讨论稿)

  三月,春风拂面;三月,柳绿桃红。今春是一个孕育新的生机、迸发新的活力的春天,是九亿农民溢满笑容的春天!

  今春是一个创新引领时代、和谐旋律高扬的春天,是科学发展蓬蓬勃勃的春天!

  在今春的三月里,全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会议刚刚闭幕,全国“两会”又在北京隆重召开。“新农村”在这个春天里正热气蒸腾,“新农村建设”的脉络也在人们的视野中不断地勾画、不断地清晰,广大农村正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和事业成败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毛泽东同志强调: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指出革命是靠了农民的援助才取得了胜利,国家工业化又要靠农民的援助才能成功。邓小平强调: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农业上如果有一个曲折,三五年转不过来。江泽民强调:农业上不去,整个国民经济就上不去;农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战略作用永远忽视不得。胡锦涛同志强调: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深刻揭示了“三农”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农业绝对是轻不得、荒不得;农民绝对是坑不得、伤不得;农村这个大阵地也绝对是丢不得、弃不得。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农村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民的富裕,就没有国家的持久繁荣,就难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与现代化、城镇化、知识化的字眼密切相关。近一段时间以来,记者也在一直努力触摸、感受着这个“新”的大背景、大转变、大跨越。首先,“新”在三个“前所未有”,即中央以前所未有的高度来对待“三农”,以前所未有的热度来解决“三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来推动“三农”。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虽不是一个新概念,但不同以往的是这一次具有更全面的目标、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完整的思路,“新”就新在站在新世纪的起点、站在全局的制高点、站在历史的转折点,立足“两个趋向”,突出“城乡统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党建“五大建设”并举,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越来越近。再从“一号文件”的细节上看,“新型农民”、“公共品”、“乡村治理机制”、“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提法都让人领悟到这个“新”的实质性意义。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使我们在指导思想上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即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任务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仅要注重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且要更加注重农村发展质量和发展后劲;不仅要注重经济增长和收入增加,而且要更加注重促进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不仅要注重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而且要更加注重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不仅要注重政府的支持、引导社会各界的参与,而且要更加注重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仅要注重解决当前的突出矛盾和现实问题,而且要更加注重建立保障新农村建设持续进行的长效机制。

  “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矛盾,需要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艰苦努力……”“我国农业人口基数庞大,地区差别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朝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胡锦涛总书记的这段话警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任务,是一个历史过程,要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锲而不舍地推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逢其时,尽管长期、艰巨、复杂,任重道远,但已曙光在前。被视为“国家战略号”的新农村,正承载着实现工农互补、城乡均衡、社会公平的希望与梦想启航了!

  本报记者康梅芗(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网络编辑:徐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