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保暖隔音、环保节能成为都市人对住宅的新追求。给住宅穿上“棉袄”,戴上“耳包”成了趋势未来住宅用“节能”说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9日00:36 哈尔滨日报

  现在买车要问油耗、买电器要问电耗,今后的发展是买房子也要问能耗。住节能住宅将比住传统住宅节省费用,同时还能为环保作贡献。节能住宅还将改变传统住宅的“痼疾”。住节能住宅已日渐成为都市人时尚环保的追求。

  哈尔滨人节能意识走在前面

  记者在哈尔滨市墙体材料改革建筑节能办公室了解到,今年是哈尔滨市公共建筑节能建设第一年,目前哈尔滨市节能住宅占25%,比全国平均的3%高得多。该办公室张主任介绍,哈尔滨搞节能住宅是全国最早的,早在1989年,哈尔滨市即被国家列为全国墙体材料改革建筑节能试点城市;1990年哈尔滨市建成全国第一个节能30%的住宅小区嵩山小区;从2002年开始政府对新建住宅在节能方面进行强制要求,城市覆盖率达97%;2002年以后,哈尔滨市严格要求新建住宅全部节能;到2004年末,哈尔滨市共建成节能住宅1700多万平方米,有5000万平方米旧房需要进行节能改造。

  建筑节能到底能省多少能源,百姓们能从节能房中获得怎样的实惠呢?有专家为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当时建筑的耗能标准是每平方米住宅耗能37.6公斤的标准煤,新建的节能住宅总能耗每平方米消耗18.6公斤,则每平方米建筑可节标煤19公斤。理想状态下,如果全市城区5000万平方米的既有非节能住宅按节能50%的标准改造后,每年就可节省95万吨标准煤。同时可少往大气层排放数量巨大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粉尘等污染物。住宅节能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巨大改观的同时,居民的能源支出也会相应减少。据建筑节能办公室的王文彬顾问介绍“十一五”期间,哈尔滨市是国家既有非节能建筑节能改造示范城市,计划改造既有非节能住宅200万平方米。现在已有许多物业公司意识到节能住宅对于能源的节省,今年年初王兆小区、阿城解放大街小区、电表仪器厂小区等既有非节能住宅已经申报进行节能改造。

  节能型住宅除了能比普通型节能50%,还能给住户带来哪些好处呢?据了解,一方面,节能住宅采用的围护结构能有效地改善居室的热环境。由于节能住宅明显的外墙、屋面保温系统和中空玻璃保温窗,冬季会明显地感到比普通住宅温暖舒适。到了夏季,由于通过外墙进入室内的热量大大减少,屋面上有了隔热、通风的措施,窗户使用能反射太阳热量的玻璃或者有外遮阳,使节能住宅的隔热性能更加优越。另一方面,节能住宅的中空玻璃窗可降低外界的噪声污染。而建筑所使用的节能外墙材料还能有效地保护住宅的围护结构,使外界温度变化、风雨的侵蚀对建筑物的破坏大大降低,可避免墙体结露长毛等传统住宅最常见的痼疾。

  据了解,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节能住宅完全能够实现“恒温、恒湿、空气畅通、低噪声、低污染、低能耗甚至零能耗”等居住功能,舒适、健康、安全、节能耗的节能住宅无疑比传统住宅更产生了本质上的区别和飞跃。

  倡导行为节能

  在能源紧缺的今天,如何让住宅节能、让环境更好成为政府和百姓都关注的问题。据市墙体材料改革建筑节能办公室的王文彬顾问介绍,目前,在建筑能源消费中存在很大的浪费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再完善的法律法规、再好的节能技术、再好的节能设备,运行中如果没有好的管理,也达不到应有的节能效果。现行供热系统没完全进行分户计量,使得节能住宅的节能效果大打折扣,出现了节能住宅不节能的状况。住节能住宅的百姓从心理上是非常热衷节能的,但有些居民不了解对节能住宅如何进行温度调节,室内温度偏高,居民开窗放热,反而造成了能源浪费。

  节能住宅帮你省钱

  节能住宅采用了诸多高科技技术和材料,有资料显示,如果按照国家颁布的新的节能规范去建造,每平方米将比正常造价高出100元人民币左右。从表面看成本提高了,但实际上,通过节约日常所节约的各种能源,一般在业主住进节能住宅5年后,就可以收回为住宅节能额外支付的建筑成本。住宅是长期消费产品,几十年的使用期,其使用价值和科技含量却远远高于传统住宅。

  据了解,为了发展节能住宅,建设部和其他相关部门在加紧制定对节能住宅消费者的经济激励方式。针对目前老百姓关注的即将在“十一五”后期开征的物业税,购买节能住宅的消费者届时有望享受到减低征收税率的“优待”。选择了节能率高的住宅的业主,可以省出一大笔能源费用。居住节能住宅的居民相对于居住传统住宅的居民有望降低一定的包烧费。这也许将使更多消费者加入购买节能住宅的人群中来。人们的环保节能意识增强,使人们处处关注节能,节能体现在生活中的许多细节。节能住宅的出现和普及,更加让人们觉得节能环保就在自己身边。本报记者 张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