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兵们的掌声像巨浪拍打礁石(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9日13:28 海峡网-厦门晚报 | |||||||||||
我私人相册里的一中 退休教师黄惠琳回忆上世纪50年代一中文艺队“支前”光辉岁月 在厦门一中退休教师黄惠琳的相册里,有3张参加“反对美蒋、支援前线”慰问演出的照片。那时候,她还是一中的一名学生。
黄惠琳昨日告诉记者:“这3张老照片,可以说是当年一中文艺队的珍贵缩影”。她介绍,1951年秋天,根据解放初期政治宣传的需要,一中教导处副主任杨炳维负责组建学校文艺队,她和许多同学都踊跃报名参加。文艺队都是利用下午放学后或者星期天进行宣传演出的,有街头宣传队、前线慰问队之分。演出的主要内容包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三反五反、反偷税漏税”等,有独唱、对唱、小组唱、大家唱(街头教唱)、舞踏、独幕剧等多种形式,很受群众欢迎。一中文艺队还在厦门文艺演出比赛中多次得奖。 她说,虽然时间已过了半个世纪,但参加文艺队活动已成了她们一生中最难以忘怀的回忆。 当美蒋频繁以飞机、大炮轰击厦门,驻前线海岛解放军官兵坚守阵地、顽强反击时,杨炳维老师率领文艺队前往青屿海岛慰问守岛解放军官兵和住岛群众。当时,文艺队的十多名队员分乘两只小舢板,一路风浪很大,衣服都被海水溅湿了。多数人晕船、呕吐,几近晕倒。小船一靠岸,驻岛解放军和群众很兴奋,都来扶他们上岸。演员们不顾身体不适,在十几分钟内化妆完毕并开始表演节目。 解放军多数住在岛上居民家里,没有营房,更没有舞台。他们就在小空地上演出,一个多小时演了十多个节目。黄惠琳是独唱演员,以一曲《桂花开放幸福来》歌颂解放军。她和黄丹华、吴凝碧等4名同学还分别跳起“新疆舞”和“竹竿舞”,有的村民还爬上屋顶观看,官兵们和群众的阵阵掌声像巨浪拍打礁石般热烈。当时的乐器很少,只有手风琴、小铃、小钹,但丝毫不影响演出效果。她说,拥军自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就成了厦门一中一个优良的传统。
厦门一中文艺队舞蹈演员跳起“新疆舞”,有的观众爬上屋顶观看。 记者 吴慧泉 通讯员 沈丽珊(来源:厦门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