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家事街事:淘宝奇兵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2日15:33 金羊网-羊城晚报

  这位外交部新闻司的退休干部,收集号外,论证史实

  本报记者邝穗雄/文

  “几乎每份号外都铭刻着一个历史震撼时刻,号外里有许多未为人知的重大历史线索。”黄安国指着一份1949年10月19日的《松江日报》号外说。

  这是他刚收到的一份号外,上有国民党当局撤离广州时炸断海珠桥、造成大量平民伤亡的详尽报道。其中提到迄今史料未见的两个事件:一是当时工商界派代表向国民党政府市长、警察局长请愿不要破坏;二是有市民挺身而出,想出高价买通警察剪断炸弹引线拯救桥梁,可惜都未成功。

  “原爆”炸出第一份号外

  收集报纸号外,是这位退休老干部一生的快乐。

  上世纪五十年代,黄安国大学毕业,分进外交部新闻司工作,每天接触新闻。不过,那时他还没想过要留什么纪念。但1964年的一个重大事件,让他开始了收集号外的生涯。

  那年10月16日下午,时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兼新闻司司长的龚澎向大家通报了一个重大事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已于当天下午3时成功试爆。龚澎吩咐,上夜班的同志在当晚新华社广播后,注意搜集世界各国对我国“原爆”的反应。

  新闻司定期编辑一份情况送中央领导参阅,当天轮到黄安国他们上夜班,晚上8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消息后,《人民日报》“号外”也上街了。不到3分钟,西方通讯社迅速转发消息标题,随后转发了全文。次日上午8时下班,黄安国把一份《人民日报》号外珍藏起来,以此作为这个难忘夜晚的永久纪念。

  之后,黄安国陆续收集了第二颗原子弹爆炸、氢弹爆炸、核武器发射、中共九大等号外,直到1969年他在“文革”中被赶进“干校”。接着他又南下湖南、北上江西,1977年得返广州。颠沛流离中,他收集号外的劲头不减。他相信,真相终有一天会大白于世,而号外,这种重大事件的初始记载,正是人们还原历史真相的有力佐证。

  收藏是为了论证史实

  四十多年过去,这些号外一直完好地保存在黄安国的身边,直到他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

  退休后,黄安国有了更多的机会收集以往无暇顾及的一些号外:清帝退位、中国抗日、解放南京直到港澳回归、神六成功,百年历史风云尽收纸上。为收集号外,他花掉了十多万元;为办号外展览,他自费奔走大江南北……

  老伴说他,家里连厨房都堆满了资料。确实,他不单为收藏而收藏,而是从珍贵的资料中发现许多特殊的史实。

  在《毛泽东传》(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8月出版)上有一段文字:四月二十三日,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那天下午,“毛主席起床后,手里拿着《人民日报》号外……”黄安国根据资料查证和收藏的号外报提出,毛主席四月二十三日下午不可能看到《人民日报》南京解放的号外。因为从号外原件上可以看出,《人民日报》是二十四日六时收到北平新华社电讯后才出版了第四号号外“南京反动政府宣告灭亡”的,而且从照片上看,毛主席看的号外版式也不是《人民日报》的号外。所以,他认为这段记述存在着明显的失误。

  (观宇/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