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初中生大多变得叛逆 其实“爱捣蛋”不一定是坏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7日11:43 大华网-汕头都市报

  □案例:小涛(化名)家长来电:我的孩子小学成绩一直比较优秀,目前在市一所较好的初中读书,成绩也一直不错,只不过最近语文成绩有点退步,但仍然保持在班级的前十名。这学期以来,他经常喜欢和她的班主任(语文老师)“作对”。这个星期他再次顶撞了班主任,他还气呼呼说:“我们班的同学都没有自己的想法,老师说‘对’他们就说‘对’”。我了解情况后批评了孩子几句,没想到这孩子为了“报复”竟处处故意“捣蛋”,在我磨好的豆浆里偷偷掺进大量的水,还把班主任罗列的分数名次表撕得粉碎……□专家分析:别
让“粗心”割裂了亲情“在不少父母的眼里,孩子上小学还好好的,一上初中就变得不听话,通常你叫他东,他偏要向西,老爱跟与大人‘顶牛’、‘对着干’。”汕头市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主任纪汉平分析说,青少年出现“爱跟大人作对”的现象是因为孩子进入初中后,独立意识明显增强,他们要求得到他人的尊重、信任,很想表现自我,但自我评价往往过高,常常有极大的盲目性。因此对于父母的话不再是言听计从、百依百顺,而是有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对于传统观念和“权威”往往不迷信盲从,而是持批判的态度。这个时候,他们其实希望成人别再把他们当“小孩”来看待,而要求与大人们“平起平坐”。纪汉平指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复杂,一方面是由于青春期的到来,生理的变化引起心理上的变化,这阶段的孩子内心常常会涌出自己无法排解的情绪;而另一方面是由于父母急功近利的管教方式所引起的。很多父母只关心孩子学习成绩,忽略了学习的情感体验,极少注意孩子的情感和心理发展,等到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并且影响到他的学业成绩时,才引起家长的关注。而就是在这个时候,家长关心的依然是怎样提高孩子的成绩,而不是从根本上考虑如何解决孩子心中的困惑,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家长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不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问题,有时甚至伤害孩子,割裂了亲情。“爱捣蛋”未必就是坏事要缓解孩子与大人们的“对立”问题,家长和老师都必须正确认识并予以引导。首先要通过和孩子谈共同感受,建立相互信任。纪汉平主任建议家长直接告知孩子:“能与老师有不同意见,并不一定是件坏事!说明你有反抗权威的勇气和能力。”在肯定孩子独立见解的基础上,还必须要让孩子懂得:一个人再有思想,如果无法与他人沟通、交流,一切有价值的思想都只能是孤芳自赏;一切自以为才华横溢的个体,一旦脱离了群体最后往往成为“孤家寡人”。家长应教育孩子“将心比心”,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小涛的家长可以试着提醒孩子:“你针对的是老师本人还是事情本身?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指责你的时候,你会感到委屈和难受;而你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武断的否定了老师所有的观点,老师的感受又如何呢?”此外,让孩子学会与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是改善师生关系的关键。可以鼓励孩子通过“周记”或者通过作业本后面的附语向老师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让老师知道他的真实想法,也许老师会因此欣赏孩子独到的见解。另外,家长和老师可在适当的机会可让孩子多“议(家)政”、“参(班)政”;同时还可引导孩子学会阅读名人传记,让孩子在逐渐增长见识的同时慢慢意识到真正有思想的人首先是一个心胸宽阔、有责任心,并且好学进取的人。□主持人点评:“叛逆”也是一笔成长财富俗话说:“半大小子,气死老子。”这也许是不少家长的心声。其实,逆反心理是人们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或满足自身某方面的需要,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逆反心理人人有之,只是在青少年时期显得更为突出罢了。因此,阅历相对丰富得多的家长、老师们应对孩子多予以理解和积极引导,教孩子懂得“先成人,再成才”的道理,让孩子带着这笔宝贵的成长“财富”顺利跨过人生的这道“槛儿”!本期主持人邓丹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