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一个老党员的心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29日07:08 红网-湖南日报

  本报记者 罗光前 通讯员 石丽

  他年逾古稀,膝下儿孙满堂。但为了实现去世后捐献遗体供医学研究的心愿,3年多来,他天天做老伴、孩子的工作,终于获得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他双目失明,但为了实现自己的心愿,在别人搀扶下,他数次奔波于湘潭与长沙之
间,直到亲手将捐献遗体的所有手续办好。

  老同志熊清泉也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在给他的回信中说:“看到你信中提到愿无偿捐献自己的全部器官,支持祖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为人民的健康做出最后的贡献,我感到由衷的敬佩。”并书写“人生价值在晚年”与他共勉。

  前不久,记者见到了这位可敬的老人。他,就是湘潭市建设局退休老干部李守元。

  去世后捐献遗体,倡导移风易俗

  穿着风衣,戴着眼镜,要不是走路要人牵,记者还真看不出李守元是一位盲人。他告诉记者,他的眼睛失明是先后两次工伤造成的。特别是8年前一次头部重伤,导致视神经萎缩,使他完全丧失了视力。“我是共产党员,眼睛不行了,还能为人民做点什么呢?”从看不见东西那天起,李守元就经常这样想。从广播和电视中,李守元了解到一些地方殡葬奢侈之风还相当严重,这让他心里很忧虑。为此,他萌生了一个念头:捐献遗体,倡导移风易俗。“百年之后,我们连看你的地方都没有,这要不得。”3年前,他把自己的想法一提出来,就遭到了家人的极力反对。

  为了实现自己的心愿,3年多来,李守元天天做老伴、孩子的工作:“你们不知道盲人生活有多不方便。我把遗体捐献出来,让医学研究解除人类因疾病而痛苦的方法,这有什么不好?再说,我们国家人均耕地不多,农村很多地方还是土葬,一些城里人死后火化了也送到乡下去土葬,13亿的人口大国,这样下去怎么得了?我是党员,这方面应该带个好头啊。”李守元最终说服了家人,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为人民作最后贡献,这一心愿不动摇

  记者看到了李守元所立的遗嘱,其要点是两个“决不”:“我是一个老党员,为了祖国医学事业的发展,我决定逝世后,将自己的人体器官全部无偿捐献作医学研究,为人民身体健康作最后的贡献,这一心愿决不动摇。为了不占国家一寸土,解剖后剩余的遗体火化后全部撒入湘江,我的这一心愿决不动摇……”读着读着,记者眼睛发潮了。

  立好了遗嘱,李守元又忙着找遗体接收单位。家人看他眼睛不好,答应为他办好一切,劝他别自己跑。但李守元很固执:“我怕你们办事走样,我要亲自做好。”为出行方便,他找来好友熊子桂陪伴他。从去年下半年起,他靠人牵着,一趟趟到湘潭市卫生局咨询如何办理遗体捐献手续,到湘潭市中心医院了解遗体接收办法。他从湘潭市中心医院得知,该院因技术条件等原因,目前还不能接收这类捐献。他有些急了。湘潭接收不了,只能到长沙,而长沙他又不熟。这时,他想起了曾在湘潭工作过的老领导熊清泉。他先给老领导写信,后又跑到长沙,来到老领导家里,恳请他帮助实现自己的心愿。熊清泉被他这种执着深深感动,安排人帮他联系好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并于今年3月初办好了遗体捐献手续。

  眼睛看不见了,但心里要明亮

  生前主动提出捐献遗体,这样的人在湘潭还不多见。对李守元的举动,许多人觉得难以理解:“图个什么啊?”每当别人问起,他总是诚恳地说:“我这样做,为的是为人生画个圆满句号。”

  李守元是学建筑材料专业的,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湘潭市建设局工作,为湘潭的建设事业兢兢业业干了几十年。他曾为湘潭的建材工业发展,向国家有关部门献策,为一项重点工程节约上千万元建设费用;他曾到永顺县扶贫,从设计、选址到资金筹措,亲手帮该县建起了一个年产近10万吨的水泥厂……为此,他多次受到湘潭市委、市政府嘉奖。退休后,他仍不忘自己是个党员,还时时刻刻关心着湘潭的建设。8年前,他去看一个建设工地,不慎摔在水沟里,头部受了重伤。他的视力已因一次工伤而严重衰退,这次受伤后,他完全失明了。“眼睛看不见了,但心里要明亮。不管什么时候,一个党员的追求不能变。”这就是李守元———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