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执法人员穿钢丝防护服打击黑车(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30日14:23 新民晚报 | |||||||||
今年3月21日以来,执法人员共查扣200多辆“黑车” 昨晚9时左右,“黑车”出现在惠南镇上 昨晚7时30分,“黑车”在周浦镇招揽生意 据了解,目前有1.5万辆左右的“黑车”在上海市部分地区“横行”,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危及社会治安。 昨天,市委市政府召开“整治非法营运车辆、促进上海平安建设”动员大会,把整治“黑车”列为上海平安建设“十大实事”之一。
从今年3月21日开始,一场“打黑风暴”在南汇区悄然刮起。10天不到,已有200多辆出租“黑车”落网。 昨晚,记者走进周浦镇、惠南镇,体验执法人员的艰辛与危险。 谁敢查就给他颜色看 夜幕降临,记者和南汇城市交通行政执法人员老吴、老王来到了周浦镇汽车站,大街两旁十多辆挂着安徽、江苏牌照的奇瑞QQ、奥拓等“黑车”,早已摆开了阵势。 “这两天捉了两百多辆,现在算好的了。”老吴低声说,“上去闲话勿要多,一旦暴露了身份,我们就有危险!”说着,老吴走近一辆奇瑞QQ,谈起了价钱,“周浦医院,起步费5元去不去?”“上来。” “侬好像勿是本地人?”才坐上副驾驶位置,司机就用怀疑的眼神仔细打量记者。记者回答说:“我是市区来的,公司搬到这里来了,想租套房子。” “包一天车多少钱?”记者问。 “二三百元,啥地方都好去,油钿侬出,等会给你张名片。”见是大客户,司机来劲了。“这车子不会被扣吧,阿拉做生意的,辰光耽搁勿起。” “放心,我们有消息,有人捉要么就逃,真要硬来,这里都是我们的人,给他们点颜色看。”说着,司机用手指了指马路上不断驶过的“黑车”。 “那边不是有正规出租车吗?”记者话音才落,一声冷笑传入耳际,“伊拉起步费要8元,再讲要是敢抢生意,就等着吃生活吧。”正聊着,车子停在了周浦医院门口,“有事找我。”收完钱,司机递上一张“汽车俱乐部”的名片。 “刚刚我真是一身冷汗,侬还算头子活络的。”接过名片,老吴向记者跷了跷大拇指。 贴身穿着一件“钢丝服” “我们这里已捉到9辆了。”循着老王手中对讲机传来的声音,记者匆匆赶到惠南镇,见到了“打击‘黑车’行动”的负责人老汤。 “这是什么?”和老汤一握手,记者立刻摸到了他手上冰凉的手套。“这是用不锈钢丝做的,要200多元呢。现在不少司机都带着刀,你要是把他扣下,一拉车门他就会砍你的手。” “我们还有副盔甲呢!”说着,老汤解开外衣,露出了里面的“钢丝服”,“它有6公斤重,是防刀刺的。” 老汤说,现在的“黑车”司机已出现拉帮结派的新动向,包括收取保护费、建立报信网络、聚众暴力抗法等。这些司机每月自愿向“帮主”缴纳150元、300元、600元不等的保护费,分别获得通风报信、合伙抗法、处罚补贴(6000元-8000元)等保护。 有的“黑车”已安装了群呼对讲机和发送信号的警报器,只要有一辆“黑车”被扣,其他“黑车”司机要么马上闻风而逃,要么拿着刀枪棍棒赶来“帮忙”。 老汤讲为了不泄露风声,这次他们调集了5个区县的执法人员,每次行动的计划、路线只有3个人知道。“生面孔‘钓鱼’不会被认出,而且安全。” 背上的刀伤长达40厘米 “你在南汇随便找辆‘黑车’,一报我的名字,司机闭着眼也能找到我家。”和“黑车”打了9年交道,老汤现在是彻底得罪了那些“地下工作者”。 老汤的左脸颊有一道鲜红的血痕,长约5厘米,看着有些刺眼。前天执法时,一个“黑车”女司机把他抓伤了。对伤痕,老汤早就习以为常,在他的胸部、背部、手臂等多处都有,背上最长的一处刀伤有40厘米。 “单单找我麻烦就算了,最不愿意连累到家人。”老汤的儿子结婚不到一个月,新车就被刮得面目全非。老汤家所有的窗玻璃在一个月内被砸碎5次,没办法,他只能在屋内挂了2层窗帘,在窗户外装了一层钢丝网。 “这些人越是这样干越是心虚,我一定会和他们周旋到底。”此时,老汤脸上的笑容执着而坚定。 招了132名“弃黑投明”司机 说起今年年初120名司机突然离开公司,重操“黑车”生意,南汇巴士出租汽车公司董事长马荣全不停地摇头。 他向记者介绍了“黑车”屡禁不绝的主要原因。一是门槛低,你只要拿出5000元买辆二手车,上的是假牌照、不交养路费、不做保养,几乎没有什么开销;二是见效快,一个“黑车”司机1个月至少能赚4500元钱,投资马上就能收回;三是违法成本低,“黑车”司机被捉住,只要有村里证明,说他家庭条件困难,就能免去5000元的罚款。 老马说,今年市委市政府加大力度打击“黑车”,而企业要做的是去占领市场、收编“黑车”司机。他介绍说,自从“打黑行动”开始后,公司已招收了132名愿意“弃黑投明”的司机,下个月40辆新车将在惠南镇投入运营,“我们宁愿亏本,也要把市场抢回来。堵住、疏导、补贴三管齐下,‘黑车’才会真正销声匿迹啊!”(本报记者 钱俊毅 见习记者 曹刚文) 相关专题:法治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