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深陷学术腐败泥潭(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3日12:01 法制周报 | |||||||||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回答记者问时,明确表态,教育部正下大力气筹组学风监督委员会,整治学术腐败 3月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发布了2006年第一期简报,简报对2005年11月以前受理的投诉和举报进行了初核、调查和处理,并予以公布。近几年来,被社会誉为象牙塔的高等学府频频陷入“学术腐败”的泥潭,个别教授更是因此而身败名裂。 最新的丑闻来自2006年1月,据调查,天津外国语学院的沈履伟,在几年前申报教授职称时,被沈履伟视为《求是集》的论文集将8篇别人的文章,纳入其中。
我们注意到,简报通报的20个案例中,其中两个案例被确认为“被举报涉嫌抄袭剽窃他人论文”,其余的18个案例均是“被举报涉嫌在申请书中弄虚作假”。 现在看来,在今年两会上被委员们痛斥的学术腐败并不是空穴来风。吉林大学法学院邓正来教授甚至疾呼,学术作假可能让过去为真理而献身的一代蜕变为为金钱而献身的一代。如此严重的学术腐败引发的学术危机同样不可忽视。 学术造假正在腐蚀“少壮派” 如果说,沈履伟等暴露出来的是一个关于剽窃的老话题,那么,简报公布的情况与前几年公众知道的有了很大的区别:学术腐败完成了从剽窃到申报科研基金虚高身份。相对于单纯的剽窃,申报科研基金时的虚高身份则能更直接、快捷地“名利双收”。所以,深黯此道的某些教授专家乐此不疲。 简报披露了很多被查实的事实。譬如,“经调查核实,刘某某2005年申请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组成员共7人,其中张某某为学士、工程师;田某为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张某某是A大学某学院的聘任人员,原从事财务工作,到该学院仅半年时间,主要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是否是工程师,刘某某不知道。田某是硕博连读研究生,没有硕士学位。” 这种情况的集中出现,应该是有原因的。有网友甚至现身说法: “(我们)学校有个项目需要做,但学校同时规定该项目只能由教授级别的人承担,其实那教授的水平说得不好听点,不会比一个工作了3年的本科生强,但你有什么办法? 你只是一个讲师而已,你水平多高,不虚报职称的话,你就是承担不了该项目的,而要想提高职称,只能弄虚作假了。 “现在,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苦心钻研了。”中科院院士张泽说,很多迹象表明,中国科技界少数人不是在淡化名利,而是在不断强化名利。一些科研单位人员的部分收入直接和科研经费挂钩,这种情况造成了很多科研人员只要有钱就去争。 现实比我们想象的更糟。简报公布的名单中,不乏一些过去颇有名望的知名学者与专家,一些被认为很有前途的少壮派也未能例外。 “学术作假有如流行性感冒,影响了新一代的科研群体,波及了其他领域”。简报中,有不少假得离谱的案例:申报材料中被称为博士生导师的某某某某,实际上可能是没有职称的博士研究生。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朱效民博士分析说,上述信息仍透露出,我国青年科研人员弄虚作假现象比较严重。 许多有实力有能力的少壮派也以造假为能事。信息显示,科研项目申报弄虚作假,不仅仅出现在国家自然基金委的项目中,其他科研项目申请同样存在。 学术科研变成学术圈钱? 不“跑部”,“项目”不进钱不进。因此,不知何时开始,学术科研领域有这样一批人:他们首先是项目公关人员,然后才是科研人员;他们几乎不在一线搞科研,可往往比任何专家更能拿到大的科研项目。这种人的惯用招式便是“跑部钱进”, 利用学术研究大肆圈取国家有限的科研经费。 “科研尤其要讲价值取向,如何平衡真理与金钱的关系,首先就要有正确的科研价值观。” 朱效民说,现在,我们讲功利多一点,讲为真理而献身的氛围越来越淡了, “老一辈严谨的学术作风,甘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剑’的从容氛围已经荡然无存。浮躁功利的土壤,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苦心钻研,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学术不端行为不断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现在的青年科研人员变得很现实。因为申请到项目就意味着可以圈到大笔可以自由支配的费用。“这种现象对科研事业的后备力量,尤其是硕士、博士等刚入门的科研新生力量会产生误导,影响恶劣而深远。”朱效民无奈地说。 “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一个正在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而言,是一个莫大的讽刺。”朱效民充满忧虑地说。 重在整治科研环境 学术科研,变成学术圈钱,学术腐败导致学术危机——从沈履伟事发到简报的公布,社会舆情一直关注着并参与到讨论中来。 “这就是我们的社会精英们的真实写照,不论是研究什么课题,其潜在的课题是如何出名获利捞钱。其实,不仅是科研学术界,经济和政治等各界各行全是如此,为了捞钱强取豪夺有之,不择手段的坑蒙拐骗偷更甚,不良的科研环境鼓励和纵容他们,谁之错?”诸如此类充满愤慨的声音在网络里弥漫。 “这种直接涉及钱的行为,从造成的后果和影响来看,比单纯剽窃一篇论文的学术不端行为更加严重。”朱效民博士说,这些项目往往涉及一个研究团队,成员一般包括高级研究人员、中级研究人员和初级研究人员,因为涉及数额不等的科研经费,负面影响也会更加恶劣。 朱效民说,靠弄虚作假圈钱的学术行为危害巨大。首先,浪费是最直接的后果。目前我国的科研经费本来就很紧张,经不起专门打着学术幌子圈钱的折腾;其次,间接破坏了学术科研的公平竞争环境;第三,如果学术不当行为屡禁不止,在破坏学术生态的同时,引发学术危机,甚至造成整个社会的诚信危机。 朱效民认为,学术不端行为虽然不为我国专有,却于我国为最盛,并有愈演愈烈之势,“主要是因为制度和环境这两大因素”。 首先是制度的漏洞滋生了学术腐败的土壤。我国现代科技体制、制度建设仍有许多不健全,甚至变形变味的地方。比如科研领域里屡遭诟病的官本位、论资排辈、外行管内行现象。 理论上讲,从制度设计改起来要快一些,学术科研环境的改变远非朝夕之工。朱效民这样说,“从这个意义上讲,简报披露的事实才更令我们不安。” 本报记者 李 敏/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