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战地口信 57年后发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5日10:04 河北日报

  ■谨以此纪念为新中国诞生而牺牲的革命先烈 "收信人:

  ---栗政华(妹),华北大学学生、系支部书记(1949年)

  发信人:

  ---栗政通,河北人,汉族,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二纵队六师十八团一营教导员,中共党员,1919年出生,1949年5月16日在陕西省岐山县进攻五丈塬的战斗中光荣牺牲。

  捎信人:

  ---花玉春,安徽人,汉族,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二纵队六师十八团一营作战参谋,1921年出生,栗政通战友。" 清明节前,85岁的花玉春老人从新疆发来特快专递,委托本报代为寻找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战友栗政通的亲人,并转达烈士牺牲前的口信--

  “栗政通,我的战友,我时刻怀念着你。随着岁月的流逝,我要来看你了,我给孩子们都说好了,我要去同你做伴。我最后的心愿,就是能找到你的妹妹及家人,把你牺牲前的口信亲口转达给他们,还给他们一个生活中最真实的英雄,我还想亲口告诉他们你的那些让我永不能忘怀的故事……”清明节前,一封与众不同的特快专递从遥远的新疆送到本报编辑部,现已离休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农八师85岁的花玉春老人,委托本报代为寻找他1949年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战友栗政通的妹妹及其家人,并把烈士牺牲前留下的“口信”捎给他们。而从饱含着切切深情与愧疚的字里行间,记者分明感觉到,这是一位耄耋老人生命中分量最重的一个未了心愿。

  ■烈士临终前的嘱托

  “1949年5月16日傍晚,刚吃过晚饭,我们突然接到上级命令:紧急行动,两个小时内赶到五丈塬。”花玉春老人信中清晰的回忆,将记者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当晚10时,所在的西北野战军二纵队六师十八团一营按上级要求准时到达指定位置,战斗随即打响。当时,敌人占据了有利位置,在制高点用强大的火力压制住了我们的部队,使我们无法前进,很快我们的战士就出现了很大的伤亡,场面十分惨烈。

  经过仔细察看地形,并和营长黄云青分析战况后,营教导员栗政通对时任作战参谋的花玉春说:“你速去调炮排来揍敌人!”花玉春转身就跑去执行命令,然而,刚跑出十几米,他就听到后面“轰”的一声,敌人的一发炮弹炸在营指挥所里,顿时火光冲天……

  花玉春立即跑回去,和几个战友从土堆中把教导员和营长扒了出来,营长手腕被炸穿,栗政通下半身被炸了个洞,他佩带在腰间的左轮手枪也炸没了。花玉春背上栗政通就跑,跑出约200米时,栗政通对他说:“你停一下,我给你说点事。”花老回忆说,他让教导员斜躺在自己怀里时,看到教导员脸色苍白,下半身血流如注,浑身颤抖,他的眼泪不自觉就下来了。说话已经非常困难的栗政通鼓足全身的力气告诉他:“花参谋,你给我写两封信,你办不成就向组织汇报,分别给我妹妹和我的家人,就说我对得起人民、对得起妹妹和家人,我没当孬种,让政华好好学习、好好工作,记住要为我报仇,你也一样……我不行了!”花玉春连忙安慰他说:“教导员你放心,我们马上就到后方野战医院了……”此时,陕北担架队的同志赶到了,教导员立即被放到军用帆布床上,然而,担架队刚跑出几十步,教导员就牺牲了。

  ■迟发57年的“战地口信”

  花老回忆说,战斗胜利结束后,在全师召开庆功总结会时,师长张仲瀚说:“栗教导员负伤时,背下去得太晚了,那个参谋为什么没有早点把他背下去,太可惜了!他还这么年轻,革命工作还这么多……”师长的“批评”,让花玉春的心里非常难过,他觉得,自己对教导员的牺牲是有责任的。

  又过了两天,在行军途中,张仲瀚师长和曾涤政委骑马从花玉春身边经过时,指着前面一个指挥员说:“那不是栗政通吗?”副政委熊晃脱口而出:“你忘了,栗教导员已经……”花玉春和战友们听见他们这样的对话,心中无不酸楚。而知道首长们对教导员牺牲的事也一样不能释怀时,花玉春也就没有专门就“口信”的事再向组织汇报。

  据花老介绍,五丈塬一役,可以称为解放西安最关键也是最硬的一仗,我军的伤亡异常惨重,牺牲的指挥员无以计数。4天后的5月20日,西安解放。几个月后,花玉春离开原来的部队,作为参加接收新疆起义部队的工作人员,首批飞赴新疆,并从此留在了那里。

  花老说,栗政通年长他两岁。在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他生活上处处吃苦在前,乐观的精神影响着每一个战友。他还能写一手好字、作得一手好文章,还有一副好口才,部队休整时就教大家写毛笔字。而每当战斗的第一声枪响之后,他总是把战友安排在身后,自己冲锋在最前面。当年,花玉春和很多战友加入中国共产党,就是栗政通帮他们树立了共产主义信念。

  通过电话,花玉春老人的儿子花礼告诉记者,他是听着栗政通的故事长大的。半个多世纪来,他的父亲一直在念叨着这位英雄,而因时代的原因也一直未能及时发出当年的口信,这几年成了父亲的一块心病。近些年,父亲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变得很虚弱,为战友完成遗愿的愿望也就愈加强烈。为完成父亲的夙愿,花礼曾与前身为华北大学的中国人民大学进行了联系,但因年代久远且线索太少,未能查到烈士妹妹的信息,他也曾亲自到烈士当年所属部队的驻地去查找相关线索,然而也没有结果……最终,他和父亲想到了烈士家乡的媒体。

  经记者多方查找证实,栗政通烈士为我省平山县人,1937年,其父组建著名的“平山团”时送栗政通入伍,编入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七一八团,在王震将军率领下参加了抗日战争,亲历了百团大战、保卫延安的战斗、南泥湾大生产。解放战争中,他参加了孟良崮战役等著名战役。栗政通牺牲几个月后的1949年底,其家人才从他战友的来信中得知他牺牲的消息。1950年,栗政通烈士的遗体被迁回平山安葬。

  4月4日,记者将所查知的情况通知了花礼,并请其转告花玉春老人。本报将继续关注此事的进展。

  本报记者 孟瑞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