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河北农民全家四口三人罹患尿毒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6日02:10 燕赵都市报

  本报驻廊坊记者庞永力 通讯员朱志国

  “就像一辆车,被猛烈撞击几近废铁,再猛撞一次,再猛撞一次”,如此形容大厂回族自治县潘各庄村51岁村民陈桂民似乎一点儿也不为过。尿毒症这个词,就是不太懂医学的人,也会闻之森然。一是危及生命极难治愈,二是巨额的医疗费用。一个家庭,若有一人患上此类重症,那乌云就会遮蔽所有亲人的心。陈桂东今年51岁,是大厂回族自治县潘各庄
村村民,作为一个四口之家的户主,他正面对着两个儿子与妻子先后患上尿毒症的残酷现实。

  ■陈磊:“爸,我还想多活几天。”

  陈桂东的大儿子陈磊,若活到今天的话26岁,在陈家记者没有看到他的照片,照片与衣物都被烧了,陈桂东在刻意回避着。据说小伙子一米八七的个头,非常魁梧,由于家庭贫困,上到初一就辍学了,到企业上班、干农活,用汗水为父母分忧。2004年8月,陈磊出现身子发麻、血压高等症状,力气像泄漏一样所剩无几。陈桂东带着儿子到北京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查,结果骇人:双肾萎缩,肌酐指数高达700(正常值为44—105,该指标是尿毒症检验的主要依据),已是尿毒症晚期!

  医生告诉陈桂东,陈磊的病非常严重,至少需要60万元,否则没有活命的希望,透析能维持生命,但最多能延迟一年。60万,他陈桂东上天入地都难以筹到,他绝望了。陈磊很快住院,靠透析维持,透析一次需要500元,由一开始的一周一次,很快加密到每周三次,陈家本无家底,很快亲朋借遍,花费近40000元。透析一停,陈磊就被折磨得死去活来,入院三个月后的一天深夜,陈磊央求父亲:“我这儿还有几块钱,爸,你再借点儿钱,再透析一次,我还想多活几天。”面对儿子这样的乞求,陈桂东只是安慰他,他真不知道再去谁家借钱。凌晨5时,怀着对生的无限渴望,陈磊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陈桂东:“我不配当爹呀!”

  讲到这里,陈桂东再也忍不住,趴在床头放声大哭,花白的头一耸一耸的:“我把儿子生生撇下了,我不配当爹呀!”记者刚进门时,陈桂东脸上带着劳烦人的歉意的笑,盘子里放着切成片的两个圆萝卜,给记者当水果吃,这是一个老实人。

  但命运对这个老实人丝毫不留情:陈磊病发一个月时,有亲朋提醒他,陈磊好端端地得了这个病,应该也给老二陈楠检查一下。陈桂东听从了,带着二儿子陈楠到北大医院检查,结果肌酐指数为180,陈楠已经出现肾衰竭,也是尿毒症!没人能揣摩陈桂东当时的心情,但他只能瞒着二儿子,先得给大儿子治疗,他没想到大儿子只挨了三个月,一场噩梦凌厉而短促。二儿子最终也知道了,而且也出现了症状,父子俩有过对话:“爸,得这个病怎么办?”“看呗。”“咱家拿什么看?”陈楠非常理解家庭现状与父母的苦衷,他不去理会刚刚夺去哥哥生命的尿毒症,照常上班,为这个家挣钱。陈桂东也拼命干活,一周前他被查出肾结石,疼得在地上打滚。但再怎么干活也不能消解陈桂东心中的愧疚,他经常独自一人到大儿子坟前痛哭。

  ■李秀英:“只摊上一个也要好得多啊!”

  陈家是三间低矮的砖房,1976年盖的,屋内冰箱、彩电都是亲戚存放的,其余家具破旧不堪。陈桂东承包着20亩地,农闲时开破拖拉机拉砖。陈家女主人李秀英,47岁,已有20多年糖尿病史,干不了重体力活,一直靠吃药、注射胰岛素维持,半边天摇摇欲坠,陈家的状况一直低迷。

  李秀英撩起裤腿,手在腿上一按,就是一个深坑,她浑身浮肿。2005年10月,李秀英查出糖尿病并发症———尿毒症,肌酐指数为280,她是这个家庭第三个尿毒症患者。陈桂东的背上又压上了一座大山,他都顾不得思念大儿子了,妻子和小儿子岌岌可危,医院对于他来说已轻车熟路,他也变成半个医生了,但绝对地于事无补。陈桂东讲述时,李秀英一直流泪,夫妻二人一并哀哭,“这样的病,只摊上一个也要好得多啊!”李秀英这样低的心愿,不清楚陈家现状的人,会觉得荒唐得很。

  ■陈楠:“我能撑,救我妈吧”

  陈楠是个好孩子。他只是简单地以药物维持着自己的病情,他告诉爸爸,先让妈妈治,他还能撑两年,妈妈保住了,爸爸老了就有个伴。记者本来想去陈楠做工的工厂找他,看身患重症年仅21岁的年轻人怎样劳作,陈楠却回家来见记者,他说,老板还不知道他得病,如果知道了,他就可能被解雇,每月三四百元的收入就没有了,经过哥哥的治疗,他的劳作已经量化,多一点儿钱,就可以减轻一点儿痛苦、多活几天。

  陈楠个子很高,表情平静、谦和。他说他的视力已经模糊,记者离他不到两米远,他看不清记者的眼睛。他原先拉砖,干重体力活儿,可很快浑身酸软,才换到现在的厂子,干些轻活。在哥哥得病当初,他不知道尿毒症有这么严重,没想到哥哥很快就去世了。他知道哥哥非常痛苦,他没怎么去看哥哥,只是在外面加紧挣钱,多一些钱就可以透析一次。他很“漠视”自己身上的重病,他关心妈妈,体谅爸爸,从而忘我。

  记者看到4月3日陈楠的化验单,肌酐指数为424!

  ■记者手记

  呼唤社会保障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不幸叠加的效果想必比乘方还要扩大。

  陈磊病重时,陈家的亲朋都伸出了援手,陈楠与其母亲又患病的消息传出,县委宣传部等机关为不幸的陈家呼吁,村民们和附近企业开始捐款,多多少少都代表着一份关切。

  陈家正遭受着不能再大的磨难,但亲情使他们互相搀扶着苦苦跋涉,亲情使陈楠无畏死神,漫天乌云中,他虚弱的身影是那么地动人心魄!

  写悲情记者也沉重。上个月,本报连续报道了廊坊美丽女教师刘海欣身患白血病决定捐献眼角膜,4月3日,本报报道了文安县婆媳二人接力捐肾挽救患尿毒症的亲人,作为记录人,记者深知类似报道过于集中会麻木读者的神经,但每个事例都是那么真实、沉重,令我们内心难以安宁。经医院检查,陈氏兄弟有遗传的可能,这就好像给悲剧找到了一个缘由。大病致贫已成社会痼疾,生活中的灾难总是不期而至,我们又很少有人轻易抗过。刘海欣在天津住院时,当地启动了社会救助基金,现在不乏愿意奉献爱心的社会人士,但往往缺乏引导和平台。当然,更需要政府健全社会保障机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