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清华大学教授在讲坛上建议:科普读物里多点幽默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6日15:34 金羊网-羊城晚报

  本报讯记者刘虹,通讯员罗桂香、实习生贺佳报道:“传统对‘科普’的理解,等同于对具体科学知识或结论的了解,忽视科学方法的传授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以至于许多人‘有技术却不懂科学’、‘有知识却没有文化’。”昨天,广州科普讲坛2006年第一讲开讲,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教授刘兵应邀主讲《科学传播与“敬畏自然”之争论对于科普的意义》。

  新动向:科普模式需互动

  刘兵认为,在新的科普理念下,科学技术的普及不再简单地只是具体科学知识的单向传播,而应转向为一种双向的交流和沟通的模式。不能只通过科学家向公众单向传播科学知识,公众在过程中也应该参与互动,反馈信息给科学家们。例如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了环评公众参与听政会政策,就加强了公众的参与意识,带动公众参与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新趋势:科普写作“娱乐化”

  刘兵指出,目前国内的科普读物总量不少,但形式内容太过陈旧。有些书籍别说是大众,甚至连一些专家都很难看懂,因为书本里涉及的内容过于专业。因此,科普书籍要向娱乐性的方向发展,让公众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乐于接受科学知识。

  刘兵举了个例子,前段时间一本名为《量子物理史话———上帝掷骰子吗》的科普书籍,引起不少人的关注。因为该书作者用娱乐化的写作手法,拉近了高端的量子物理与普通读者的距离。这本书把科普的娱乐性推向一个极端,否则像“量子物理”这种全世界最艰深的学问,不可能写得这么妙趣横生。

  有人质疑,如果一味追求好看与幽默,科普作品还能做到准确、可靠吗?刘兵认为:“科普科普,只要想‘普’,就不可能绝对准确。只有科学家用行话交流,才能是准确的,任何科普作品都不是严格的准确科学。”

  (观宇/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