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周末,在省图听“书”——“乾隆皇帝和《四库全书》”讲座侧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0日05:55 舜网-济南日报

  《四库全书》是套什么样的书?其价值和在文化史的地位有多高?乾隆皇帝为什么要编修这套书?书是如何修成的?4月8日(星期六),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文史哲研究院教授杜泽逊在省图书馆报告厅给出了答案。

  上午快9点的时候,省图报告厅已基本坐满了听众,他们都是来听杜泽逊教授做的“乾隆皇帝和《四库全书》”讲座。记者观察了一下,听众的年龄差别很大,以青壮年居多,
但头发花白的老年人和十几岁的少年也不少,还有几位听众是从外地专程赶来的。

  杜泽逊教授是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业务专长是古籍目录版本学、四库学。在中国古典文献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自1987年开始研究《四库全书》,至今已近20年,其间从事国家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重点项目《四库存目标注》。

  讲座开始,杜教授从为什么修《四库全书》讲起。“我要讲的第一点,就和我们山东济南有关。”这句话立即引起了全场听众的兴趣。他接着说,当时济南有个人叫周永年,很喜欢读书藏书,立志要办一个公共图书馆,叫借书园,免费开放借书,这在当时是很稀罕的,但这个愿望没能完成。他又想编一部集古今图书大成的大书,这与乾隆皇帝不谋而合,也可以说,周永年为《四库全书》的编修做了理论和框架准备。讲到这里,观众已经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全场悄无声息,很多人都在快速地记录着。

  接下来,杜教授又从编修的过程、主编者的命运、《四库全书》的命运等几方面进行了精彩的讲述。他旁征博引,偶然使用的时尚词语引得听众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杜教授说,《四库全书》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清乾隆以前的中国重要典籍,许多都收载其中。由于编纂人员都是当时的著名学者,因而代表了当时学术的最高水平。乾隆编修此书的初衷虽是“寓禁于征”,但客观上整理、保存了一大批重要典籍,确立了汉学在社会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具有无与伦比的文献价值、史料价值、文物价值与版本价值。

  整场讲座,讲者绘声绘色、妙语连连,听者如痴如醉、受益匪浅,气氛十分和谐。讲完后,杜教授又对听众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也得到了听众们热烈的掌声。许多听众都表示,“听这个讲座真是不虚此行”。(本报记者 赵晓林)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