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邯郸市1200名居民加盟“义工俱乐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0日10:17 河北日报

  3月25日,春日的阳光格外明媚,邯郸市贸西街道办事处专运社区居民马老太太家中,不时传出阵阵笑声,85岁的马老太太眼睛笑得都眯成了一条缝。几个头戴小红帽的年轻人,有的帮老人梳头,有的忙着打扫卫生,还有的给老人念报纸。

  “我们都是社区‘义工俱乐部’的成员,马老太太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义工”张静微笑着告诉笔者。

  ■社区诞生"义工俱乐部"

  贸西办事处下辖4个社区,2万多居民中流动人口多、弱势群体多,而最早成立“义工俱乐部”的就是专运社区。该社区居委会主任康庆华介绍,以前各社区也都有“志愿服务队”之类的组织,但由于志愿者队伍很不稳定,有时为了搞一场活动,还要四处去找人,服务时断时续,质量也无法保证。

  “现在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空巢老人’日趋增多,而子女又忙于工作,很难照顾好老人。”如何让老人们安度晚年,康庆华认为应将志愿服务组织化、规范化、经常化,于是成立社区“义工俱乐部”的想法应运而生。

  2005年12月20日,邯郸市首家“义工俱乐部”在专运社区诞生。俱乐部以社区内有特长、热心社区建设的居民为吸纳对象,按照个人专长,分为单亲贫困家庭子女服务、法律心理咨询服务、社区义警服务、帮困敬老服务、社区文明文化宣传、社区综合事务维护等6支社区“义工服务队”。俱乐部负责“义工”的招募、登记、培训和日常管理,为“义工”提供服务场所和岗位。

  “居民的报名热情太高了,短短一周内,就有200多人报名。”康庆华说。“义工”中既有年轻人,也不乏热心肠的大爷大妈;既有教师、医生、律师,也有下岗职工、低保户。为规范“义工”行为,俱乐部还出台了管理办法,规定“义工”年龄必须在18周岁以上,自愿从事社区服务,并具有相应技能。每位“义工”有一张服务记录卡,每次服务后由本人填写并交服务召集人签名,然后由居委会对服务成果进行评估、表彰,并根据服务时间采取“义工”晋升星级制。

  俱乐部成立后,居民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只要拨打社区电话,社区工作人员就会在第一时间通知附近的“义工”。截至目前,贸西办事处“义工”已达1200余人,为1500多名社区老年人办理了“健康随身卡”,为2600多户家庭建立了健康档案,千名社区“义工”同382户特困家庭结成了互帮互助“对子”。

  ■有需求,找“义工”;有时间,做“义工”

  “有需求,找‘义工’;有时间,做‘义工’。”这句话如今已成了贸西街道许多居民的流行语。军分区社区居民赵文全今年60岁,素以“好管闲事”闻名。“义工俱乐部”成立之前,老赵就坚持在社区义务巡逻。听说要成立俱乐部了,老赵早早赶来报名,并成为义务巡逻队的负责人。此后,他的干劲更足了,无论天气如何恶劣,他都会准时出现在“巡逻线”上。

  今年2月16日晚,老赵正在巡逻,突然看到一栋居民楼下,有两个人影鬼鬼祟祟。老赵悄悄走近,拿手电一照,原来是两个偷车贼。他疾步奔上前去,一把抱住其中一个窃贼并大声呼救。在居民们的帮助下,两个窃贼被扭送到派出所。虽然老赵在擒贼中受了轻伤,但他一点也不后悔:“谁让咱是巡逻队的队长,我得对得起‘义工’这个称号。”

  77岁的梁秀花老人是“义工俱乐部”中年龄最大的成员,也是居民们交口称赞的热心肠。她在居委会工作了近30年,处理邻里纠纷、家庭矛盾颇有心得。8年前,她从居委会主任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仍然坚持为居民调解矛盾。今年1月,在调解一起邻里纠纷时,尽管梁秀花苦口婆心地劝说,可纠纷双方仍互不相让,还对她冷嘲热讽:“都不在居委会工作了,还管啥闲事?”“我现在是社区的‘义工’,有责任维护社区大家庭的和睦。”梁秀花据理力争。在她的不懈努力下,纠纷双方终于化干戈为玉帛。

  “义工”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然而,他们所做的点滴小事却温暖着一颗颗需要关爱的心灵。“义工”姜秀兰被居民亲切地称为“好邻居”。五年来,她坚持照顾残疾邻居赵丽芳。由于赵丽芳行动不便,买米买菜、打扫卫生、拆洗被褥等都成了姜秀兰的分内活。每天,她都要帮赵丽芳做好饭后,再赶回自己家做饭。“帮助别人也会让自己的生活更充实、更快乐”,如今在她的带动下,又有五名年轻人加入了照顾赵丽芳的队伍中。

  如今,修自行车、维修电器等各行业的能人不断加入俱乐部,使得“义工”队伍进一步壮大。邻里互帮互助,改变了过去居民“对门不相往来”的局面,邻里情让社区这个大家庭更温馨、更和谐了。而“义工”们的奉献精神也成为一股无形的力量,悄无声息地感染着每位居民———许多没有加入“义工俱乐部”的居民,也开始义务在社区捡废纸、塑料袋、清理小广告,美化社区环境。

  □本报记者 刘剑英 通讯员 陈绍萍 袁泽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