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老太九十大寿坐花轿补享新婚待遇(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1日01:20 重庆晚报

  

老太九十大寿坐花轿补享新婚待遇(组图)
老太坐花轿重孙女陪伴

  

老太九十大寿坐花轿补享新婚待遇(组图)
后辈抬老太逛街

  

老太九十大寿坐花轿补享新婚待遇(组图)
老太坐花轿市民围观祝福

  母亲九十大寿,孝顺儿女亲手造大红花轿庆贺

  俗话说,“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而家住南岸区六公里龙景苑的老太陈群芳,满九十岁了才第一回坐上花轿。昨天,陈老太九十寿辰,孝顺的儿女们抬着自制的大红花轿,将母亲接出家门逛大街,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打望。

  老太坐花轿

  羡煞小情侣

  “哎,起轿喽!”昨日上午10时,伴随着一阵长长的吆喝,南岸区六公里往南坪方向的人行道上,出现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最前面是四个大汉抬着一顶大红花轿,后面跟着几十人的腰鼓队,腰鼓队后则缓缓行驶着几辆轿车。

  这支庞大的队伍一出现,立刻吸引了行人的目光。不过,令人有些意外的是,大红花轿上坐着的并不是哪家的新娘子,而是一位身着大红唐装、脚穿绣花鞋的白发老太。

  花轿上的老太名叫陈群芳。此时,她正在儿女的簇拥下,坐着花轿赶往自己在四公里的90岁寿筵现场。一时间,沿途的市民纷纷上前向陈老太祝寿,她则不停地向大家合掌道谢。一对年轻恋人在向老太祝寿后,看着女朋友露出羡慕的目光,年轻男子当着老太对女友郑重许下誓言:“我一定用这样的大红花轿迎你过门。”

  儿女制花轿

  抬母亲逛街

  陈老太的五女儿涂金蓉说,母亲4岁时就到父亲家当童养媳,因为家里穷,直到正式过门也没坐上花轿。这次母亲九十大寿,儿女们很早就商量好了,要亲手制作一顶大红花轿,让劳累了一辈子的母亲补坐一次花轿,抬着她逛逛变化巨大的城市。

  涂称,他们早就准备好了做花轿的各种材料,7个儿女前天忙活了一整天,才将花轿做成。“花轿的主框架是懂木工活的女婿唐先生搭的,而花轿的顶篷和花边则是我们几个女儿亲手缝制的,一针一线都表达了我们对母亲的养育之恩。”

  为了让母亲在花轿中坐得舒服,儿女们还费了不少心思,光是在轿椅的选择上,就经过一番讨论,最终,家里的老藤椅被安装上了花轿。“老藤椅被母亲坐了几十年了,肯定舒服。”涂说。

  记者看到,这顶喜气的孝心花轿,轿箱两侧是两个金色的寿字,后侧是一个福字,缝着大红花的轿篷还可以遮太阳,显得既精致又实用。

  城市变化大

  老太很惊奇

  坐在花轿中,看着沿途不断向身后退去的各种城市建筑,陈老太笑得合不拢嘴,不停地和走在花轿旁的后辈们说笑。

  当来到建成不久的四公里立交桥时,陈老太惊奇得张大了嘴,不断自语:“变了,全变了。”五女儿涂金蓉解释说,母亲年纪大了,平时就在小区中转转,连四公里都很多年没来了,“在母亲的印象中,这里原本不过是一条狭窄的公路。”记者问陈老太坐花轿的感觉,“高兴,舒服!”耳聪目明的陈老太拍了拍手,乐呵呵地说。

  队伍来到四公里一家酒楼后,“轿夫”缓缓放下花轿,陈老太在孙辈们的搀扶下,坚持走到二楼寿筵厅。

  “祝妈妈健康长寿!”“祝婆婆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希望祖祖笑口常开!”陈老太端坐在寿筵厅中央,接受近百名后辈的轮番祝福。每个后辈祝完寿后,她从怀中掏出准备好的红包发给他们。

  “你们多吃点哈,不要客气哦。”祝寿仪式结束后,陈老太还不忘提醒大家尽情用餐。

  记者 周圆文/图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