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广州故事:引领昔日瘾君子,创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1日16:05 金羊网-羊城晚报

  本报记者王晓云通讯员张国林吕阶云潘险峰

  在增城新塘镇一间工厂,老板萍姐招来了很多吸毒解教人员,教他们工作,帮他们寻找自信和亲情

  本报讯记者王晓云,通讯员刘洪群、陈鹏华、李少琼报道:“我们许下改造誓言,
以先烈们爱祖国、爱人民、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为动力,以实际行动来洗礼我们的灵魂……”昨天下午,广东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的30多名未成年人犯代表到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见上图,何奔摄),该所60多名狱警代表也参加了祭奠活动。

  未成年犯管教所政委邱永权告诉记者,组织这次祭奠、缅怀革命先烈活动,就是希望通过纪念革命先烈,使未成年人犯能深刻反省自己的错误和罪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珍惜改造生活,端正改造态度,增强改造信心,巩固和提高改造成果,争取早日新生。

  曾经采访过一个“九进宫”的戒毒人员,他痛心地告诉记者;“我很希望社会不要另眼看我。”但是,他的心愿又怎么能实现呢?

  增城新塘镇盈富手绣钉珠厂,两层楼的车间里,100多个员工有说有笑地忙碌着。谁能想到?就是这个外表普通的工厂,一年来先后接收了16名解教人员,大多都是昔日屡教不改的瘾君子。在他们心中,工厂女老板萍姐是令人敬佩的偶像。

  萍姐都是自找的

  接触过温爱萍的人都说,安置解教人员是她“自找的”。

  去年3月份,她到槎头劳教所参加一次社区活动,看到了那些特殊的人群,回来后,她的心无法平静了。

  在日记中,温爱萍写到:“这是一个容易被人遗忘的角落,他们也曾有梦想、追求,也曾经有过幸福的家庭。……他们也需要激情、快乐和尊重。生活中幸福自由的我们,是否留意到了他们?”

  温爱萍开始操办。经过多方打听,她找到了增城安置帮教办公室,提出愿意接收那些“回头的浪子”。

  从第一个到现在,她接收的多为昔日屡教不改的瘾君子。

  怎样才能让吸毒解教人员重树信心和勇气?特别是防止他们“忍”不住重蹈覆辙?温爱萍花了很多心思。

  “他们出来后,给他们温暖非常重要。”生活上安排好吃住,工作上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她让每个回归人员都感受到了回家般的温暖,他们都自发地叫她萍姐。

  解教人员的内心都很敏感,也不太懂得如何跟别人沟通。萍姐经常叮嘱他们有困难要大胆提出来,有思想问题要坦诚地说出来,“不能带着包袱,不解除压力就很容易去碰壁。”除此之外,萍姐还为他们与家人之间“牵线”,争取家人对他们更多的谅解和关爱。

  上策下策一起用

  预防复吸是萍姐最艰难的任务。

  她对几进宫的阿锦出过这样的“下策”:每月的工资由厂里存起来,要买生活用品就由阿锦列出清单,厂里派人陪同购买,吃住都在宿舍,宿舍有结对子的舍友帮助和照顾,年终扣除生活开支后悉数奉还工资,然后要她把钱寄回家去……就是这样“苛刻”的管理,让阿锦很快进入思想稳定期,工作生活一切正常。

  “如果不是萍姐,我早就完了。”阿月说这是她的肺腑之言。

  阿月18岁那年去酒吧玩,好奇地试了一下毒品,从此一发不可收拾。2000年阿月结婚,和原本就吸毒的老公一起吸开了。回想那段7年的吸毒史,阿月羞愧难当:“毒瘾一发作就什么都不顾了……”家里的积蓄很快挥霍一空,为了弄钱买白粉,两口子就去偷去抢。天天吃饱了睡,睡醒后再去弄钱过毒瘾。

  后来她老公吸毒死了,去年5月又从劳教所出来,阿月发誓诀别过去。她“幸运”地被增城安帮办安排进了萍姐的工厂。每当心情烦躁,萍姐都在她身边陪她鼓励她,阿月逐渐找回了对生活的信心。现在阿月不仅成了厂里有名的熟练工,还赢回了父母的谅解。

  工厂成了安置点,萍姐的“善举”得到了新塘镇政府的支持。今年,她租下了一块12亩的地皮准备新建厂区,再盖个员工宿舍楼,计划容纳500多人。到时,这个“爱心站”会成为更多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的过渡站。

  

广州故事:引领昔日瘾君子,创业!

  上图:英烈墓前未成年犯许下诺言

  (观宇/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