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洋洋”继续留在岛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2日07:35 大众网-半岛都市报

  本报四川卧龙4月11日电(特派记者刘延珉)“青岛市民这么喜欢大熊猫‘洋洋',饲养它的各种条件也都基本具备,可以让它继续留在美丽的青岛!而再增加一只大熊猫与‘洋洋'作伴的要求也有可能得到满足!”今天上午,经过会谈国家林业局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王鹏彦确定了“洋洋”继续留在青岛的意向,并揭开了“神秘议题”:再引进一只大熊猫与“洋洋”作伴。王鹏彦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洋洋”继续留在青岛的意向达成后,将上报国家林业局有关部门待批,协议将于本月底或下月初签。

  “洋洋”活泼好动喜欢与人合影

  今天上午8时许,会谈开始前,青岛森林野生动物世界总经理齐晓新展示并赠送了岛城万名市民签名的“留住大熊猫”条幅。

  齐晓新在会谈中说,“洋洋”在青岛的“别墅”是按照接纳两只大熊猫的标准设置的,人员和技术配备完全与四川卧龙方面的要求“接轨”,并在山东五莲县为其开辟了一个能提供新鲜竹子的竹源地,每两天就运回一批鲜竹。“洋洋”在青岛活泼好动,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尤其喜欢人们拍照,岛城市民也十分喜欢这只国宝。

  作为北方城市留住“洋洋”是特例

  据王鹏彦副局长介绍,大熊猫一般都是在省级动物园“居住”,青岛作为北方城市留住大熊猫是个特例。他说,由于大熊猫在进化上没有多少长进,所以以新鲜竹子为主食,尽量避免食用其他食物,以免伤害其肠胃,“北方地区气候干燥、竹种单一,大熊猫更加减少了选择的空间,喂食‘洋洋’竹子的保鲜期夏天不要超过3天。”

  王鹏彦说,饲养员也要做到“爱心饲养”,大熊猫摇头晃脑或者是沿着一条直线来回走动,这是它心里焦虑的表现方式,饲养员平时就要养成与大熊猫玩耍、亲近的习惯。

  “娘家人”披露“洋洋”小时候传奇故事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王鹏彦披露了大熊猫“洋洋”小时候的传奇故事:1993年冬天,四川省宝兴县硗远镇农民发现了这只出生才三个月的大熊猫,当时被“父母”遗弃的它一直在山上流浪,由于饿急了,它竟跑进村民家的猪圈偷东西吃,结果被村民发现并收留了它。后来,村民把它送到蜂桶寨自然保护区,由于它是在硗远镇被发现的,工作人员便给其起名为“硗远”。根据野生大熊猫发现后要送回野生环境的原则,“硗远”在自然保护区人工饲养到3岁后,工作人员便将其重新放归自然环境。

  2003年9月份,“硗远”在保兴县农村重新被发现,此时这只雌性大熊猫看上去很瘦弱,在野外生活的这几年,已经将这个原本亭亭玉立的“大姑娘”,折磨成了老态龙钟的“老太太”,缺乏觅食经验的“硗远”已经失去了身体发育的最好时机,消化系统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王鹏彦说:“这就像是其他动物身体发育长个时,由于营养不良、消化系统不好,个子矮了并‘定型’,后天是补不回来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全力救助和护理,‘硗远’的身体才有了起色,但是它永远失去了做妈妈的功能。2004年5月,‘硗远’到达青岛后,市民给其起名为‘洋洋’并生活至今。这只大熊猫一直过得很好,说明青岛森林野生动物世界对它很尽心,四川电视台为此拍摄了一部名为《回家》的电视纪录片,讲述的就是这只大熊猫的传奇故事。”

  在大熊猫基地巧遇“团团”“圆圆”

  今天,记者在卧龙大熊猫基地采访时得到了一个意外惊喜:备受全国人民关注的大熊猫“团团”和“圆圆”突然出现在眼前。虽然这两只大熊猫是重点保护对象,并被拦在警戒线内禁止游客观赏,但记者还是透过青青的竹林看到了它们,这两只大熊猫正趴在一个特制的木架上晒“日光浴”呢。

  一位工作人员笑着对记者说:“‘团团’和‘圆圆’不管做什么都要在一起,真是天生的一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