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绿”与“黑”何以友好相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3日09:42 河北日报

  【探索之道】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输出港,秦皇岛港每年在吞吐近两亿吨煤炭的同时,以前也有3万多吨的煤尘排向空中。秦皇岛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碧水蓝天、绿树金沙蜚声海内外。如何实现港口发展与城市环境的携手共赢,考验着这座城市的决策和管理智慧 “现在好多了,前几年就是紧闭着窗户,煤尘也会‘不请自来’。”秦皇岛市海港区煤港里社区居民张华珍,是个爱干净的家庭主妇,秦皇岛港近在咫尺,由那里飘来的煤尘曾让她十分挠头。

  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秦皇岛港区原先每年产生的3万多吨煤尘,一度成为这座城市的“心腹之患”。而经过多年的努力,港区所产生的煤尘大量减少,“绿”与“黑”实现了和谐相处,携手共赢,市区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的天数,已连续3年超过350天。碧水蓝天、绿树金沙,去年就为这座城市带来了20多亿元的旅游收入。

  祛除城市脸颊上的这块硬伤

  秦皇岛港每年煤炭吞吐量近两亿吨,全市煤炭日平均储存量达到620万吨,其中散落在市区的几十家储煤场的总存储量就有300多万吨。大风一起,煤尘飞扬。煤尘成为海滨城市秦皇岛脸上的一道硬伤。

  既要发展煤炭运输,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为遏制煤尘,2003年秦皇岛打响了煤尘污染治理攻坚战,投资3.9亿元在远离市区的东部建立了煤炭专储区,并果断取缔市区内的非法经营性储煤场。50余家经营性储煤场除个别停业外,其余全部搬迁到了煤炭专储区,22家企业自用储煤场也全都进行了防风抑尘、绿化隔声处理。同时,对市内所有煤炭运输车辆进行了全封闭改造,并规定了行驶路线,严防运煤车辆驶入市区及在运输过程中产生遗撒。

  秦皇岛港西港区的老煤炭码头与城市中心区仅隔着一条铁路,部分煤炭在装卸和中转过程中,造成一定程度的煤尘污染,给市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为彻底根除煤尘污染,秦皇岛市调整港口规划布局和使用功能,实施了西煤东迁工程,把西港区煤炭储运业务全部迁至东港区。同时对各煤码头的翻车机房和皮带运输转接塔实行了全封闭改造,内部全部使用了高效除尘设备,使港区空气质量得到了质的改善。

  煤炭每天要洗中水澡

  秦皇岛市东污水处理厂紧邻秦皇岛港东港区,每天处理后的城市污水都经由东港区排入大海。港口除尘离不开水,但用自来水既贵又受用水指标限制,用海水对煤的质量又可能造成影响。

  精明的秦皇岛港人拨拉起自己的算盘。如果投资建设污水处理厂,把免费获得的污水加工成中水,每吨成本不到2元,如果每天使用中水1万吨,企业则至少可节约生产成本2万元,3年就可收回投资。这样可以一举三得:节约了自来水,减少了污水排放,降低了成本。

  2002年,秦皇岛港务集团一期投资1600多万元建成了中水处理厂,把秦皇岛东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污水、下雨后在码头产生的径流以及职工浴室的洗澡水收集起来,全部处理成中水,用于煤炭喷淋除尘以及绿化灌溉等。

  目前,中水处理厂日生产能力1.5万吨,整个东港区已全部使用中水除尘。为配合即将竣工的煤五期工程,秦皇岛港又投资1400多万元,启动了中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该工程建成后,可为所有的煤炭提供除尘用水。

  由于使用了中水除尘技术,煤炭在卸车、运输、堆放及装船过程中,可充分享受中水“淋浴”,有效解决了湿式除尘法水源不足的问题。

  让“绿色港口”融入“绿色城市”

  出秦皇岛市区,走上通往山海关老龙头的龙源大道,笔者不时被两侧大片的绿化带所深深吸引。

  龙源大道长12公里,两侧防尘林带宽度分别为30米和50米。其间杨柳如墙,松柏挺立,灌木拱卫,花草密布。龙源大道东头南侧便是秦皇岛港的煤炭堆场,煤炭日常堆积量达200多万吨,远远看去像一座座黑色的小山。而层层叠叠高低搭配的林带植物,不但有效减少了煤尘和噪音污染,还为煤炭堆场平添了几分阴柔之美。

  几年来,秦皇岛市相继实施了环城绿化、高速路绿色通道等绿化工程,以大手笔、大动作开展了“绿色秦皇岛”创建活动。秦皇岛港也积极投身其中,打出了建设“绿色港口”的大旗,把港口绿化由简单的庭院式美化转为功能性生态绿化。

  原来的秦皇岛港区内,绿地大都是花草和灌木。为发挥绿色植被的生态效益,减少煤尘对港区及周边环境的影响,秦皇岛港在港区堆场和港区边界开展了大规模的防尘林建设。防尘林由常青、落叶、花灌木、地被等植物立体搭配而成,既起到了防尘降噪的屏蔽作用,也美化了港区内外的环境。

  本报记者 吴永哲 宋柏松 林凤斌 本报通讯员 朱润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