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博士郑州从政五年开出何花?(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5日10:50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新闻当事人:一群郑州市直接引进处级领导岗位的博士

  采访记者:郑斌

  核心提示:

  2001年9月,郑州市委组织部经“五顾茅庐”,请回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王鹏任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王鹏成为郑州“引博工程”引进的第一名博士。2005年12月15日,郑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任免名单,决定任命王鹏为郑州市城市规划局局长,王广国为郑州市房地产管理局局长。2006年1月20日,郑州市举行的迎新春博士领导干部座谈会传出消息,目前该市已经累计引进博士200余名。

  从第一批引进的博士从政开始,至今已经将近5年。郑州博士从政,开花能否结果?

  最大的收获是成熟

  2006年3月初的一个下午,阳光明媚。

  坐在整洁的办公桌后,32岁的刘建武笑容满面,看上去充满了朝气。年轻的他给记者的直观感受是,坦率、谦虚、富有激情。

  记者:您觉得从政以来,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刘建武(华东理工大学环境工程博士):在实际工作中,很多职务、学历比你低的人处理问题时比你更加懂得方法,他们的经验非常重要,我现在要向他们学习。从政和学术研究的最大不同就是,前者突发性很强,随时都有需要你处理的问题出现。我现在已经习惯了处理没有准备的临时性的事务,我感觉我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博士也要不断学习

  叶光林的手头经常放着一套《全国城管行政执法丛书》。作为一名法学博士,叶光林从省委党校副教授的岗位上到郑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担任副局长已经将近两年。

  记者:作为一名博士还需要学习吗?

  叶光林(天津师范大学法学系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运专业博士):我有空就看看书,博士也要不断学习。现在信息这么发达,如果一天不学习就感觉到好像错过了什么东西。除了和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外,我还经常关注时政新闻。每天即使工作再忙,报纸的新闻标题也要坚持看完。

  叶光林来郑州市行政执法局后负责领导郑东新区行政执法工作。她每天的工作除了拆除违章建筑、治理道路违章等一般事务外,就是开车在郑东新区转悠,到一线摸清情况。叶光林被媒体称为“三门博士”从家门、校门到“衙门”,虽然她也在基层教过几年书,但毕竟没有出校门。

  记者:为什么弃教而当官?

  叶光林:其实“从政”前家人也劝我说,没阅历,又单纯,别去了,你不适合当官。我认为,这也许是我的优势呢。

  但叶光林没有想到,她领导拆除的第一个大型违章户外广告就给她来了个下马威。去年5月,在拆除107国道和郑汴路附近的3个违章广告塔时,叶光林带领的执法人员第一次受到了围攻。

  “当时广告塔的业主纠集了十几个人阻挠拆除,另外广告塔放在农民的土地上,拆除会减少农民利益,附近几十个农民也手持铁锹锄头围了上来。”叶光林从上学到教书,一直从事非常“文静”的工作,她本人性格温柔平时说话也慢声细语,何曾见过这样的场面?

  记者:遇到围攻时害怕吗?

  叶光林:当时心里非常害怕。后来学习了老同志的经验,依靠当地村委会干部的力量做前期工作,很快就打开了局面,3个违章广告塔都被拆除。

  放低身子小心对人

  当初那些质疑博士从政的人一个重要论据就是,这些从学校直接出来的博士们适应从政环境的能力有待考验。在将近5年的时间里,确实有一些博士领导或离开郑州或重新回到研究领域,但更多的从政博士还是留了下来。

  记者:博士从政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刘建武:博士们刚开始进入领导岗位的时候,除了自身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工作外,因为是“空降”到领导岗位,势必会引起某些人的不满。你虽然在专业上有一定研究,但你没有这个领域的任何工作经验,如果盲目发表意见有些人还会觉得你是外行,因此我的观点就是多干事少说话。

  叶光林:对于工作中的“排异反应”,就看你怎么对待这个问题。我不琢磨别人,也不知道别人是否琢磨我。一到拆迁指挥现场就关闭手机,为的是躲避说情的。做官就是做人,只有你对别人诚心诚意,别人才会对你真心真意。

  有评论认为,出了校门就是副处,这对于那些旧体制内的官员来说是多么“不平等”啊,论资排辈地熬到副处,他们得需要很多年。博士们知道自己的低姿态至少会让那些“旧官员”们心理平衡一点点,使自己的工作减少一点点“逆力”。所以,在初入官场的磨合期,这些年轻的博士官员们,像当年自己埋头读博士一样,一心为官,力避冲突,踏实干事,这都有助于博士官员们顺利度过磨合期。

  当官去官都很正常

  显然,并不是所有的博士都适合从政,于是在担任郑州市建委副主任一年半后,童丽萍选择了离开。

  记者:说一下您的当官经过好吗?

  童丽萍(东南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博士):我很幸运,当郑州市建委副主任时主持的国际会展中心项目,正好和我的一个研究方向一致。

  这个项目里面有很多新的研究点,很有意思。相比之下,在随后的郑州大学基建处处长的工作内容就显得不那么“好玩”。后者就是盖些家属楼之类,没有一点技术含量,这最终促使我在2005年6月份急流勇退,主动辞去郑大基建处处长职务,从此彻底离开政坛。

  在担任郑州市建委副主任兼国际会展中心展览中心项目总工程师时,童丽萍发现日本设计师设计的方案在实现时有很大的困难,她按照原方案计算了一下,发现会展中心屋顶大跨度空间的用钢量太大,施工方案也不符合中国国情。根据她的提议修改后的方案一下子节省了9756万元。但这之后童丽萍还是选择了回到校园。

  一个被媒体广为引用的故事是,童丽萍上任不久,有一次市政府开会,领导让她代替参加,童丽萍也很忙,就自作主张另找别人替她开会。结果领导很生气,童丽萍因此被视为不懂规矩。

  记者:最后为什么选择离去呢?

  童丽萍:上面类似的问题或猜测不是我离开政坛的原因。(童丽萍拿给记者的名片上,第一行印的是:河南省特聘教授。)做研究才是我真正理想的工作状态,官不是好当的,比如郑州市建委负责郑州市所有的建筑领域问题,权力大,事务也多,整天需要协调关系,办公室里天天都挤满了人,很浪费时间。而在学校,我首先是老师,其次才是管理者,但在政府工作首先的身份就是官员。

  放弃建委副主任的“肥缺”,童丽萍的很多朋友都为她感到惋惜。

  记者:不当官了,现在后悔吗?

  童丽萍:我已经在学术领域研究20多年了,也有了一定的学术成绩,如果全部放弃对我来说挺可惜的。但担任行政管理职务后,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突发事件,基本上就没有研究的时间了。对我而言选择从政和离开都是很自然的事情,真正理解我的人,不会为此感到吃惊。

  有人说,其实博士们遇到的环境差不多,只是童丽萍不愿意勉强自己去适应新的环境。童丽萍则说:“也不是不可以克服,可我比较拧,干得开心愉快很重要,人还是要找对自己的位置。”

  不管作何选择,博士领导干部5年来的成果不容忽视。在今年年初举行的迎新春博士领导干部座谈会上,郑州市领导指出,郑州市“引博工程”实施以来,硕果累累,仅在去年,博士干部就获得12项省级科技进步奖、省社科优秀成果奖。

  郑州市领导热切寄语博士领导干部:珍惜来之不易的机遇,努力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发挥专业优势,勇于创新,通过创新提高自我,发挥更大的作用;身子沉下去,作风更踏实,以高涨的热情,为郑州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博士郑州从政五年开出何花?(图)

  挂冠而去的童丽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