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98岁寿星坚持多年骑三轮车在社区行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5日14:30 新民晚报

  寒风里,骄阳下,一位个头瘦小的老人骑着小三轮车在大街小巷“巡查”,看到地上有垃圾就捡起来放在车上……这位多年如一日坚持在社区为民做好事的老人,就是闸北区共和新路街道98岁的中共党员刘惠成。

  当刘惠成获得了“2005年度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的称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市文明委主任陈良宇同志在给刘惠成颁发荣誉证书时,热情
称赞道:你这么大年纪了,不容易啊!

  “能做好事便是享福”

  2003年秋季的一天,下肢截瘫的安徽籍青年小王,坐着轮椅车到闸北公园游玩。中午时分,他在公园亭子长廊里小憩片刻醒来时,看到身边的轮椅车不翼而飞。

  性格内向的小王坐在长廊上默默发呆,而且一坐就是两天,渴了、饿了,就爬到不远处的垃圾箱里,捡拾别人吃剩下扔掉的东西。

  这一切让到公园锻炼的刘惠成发现了,他立刻从家中拿来面包和牛奶给小王。为了帮助安徽小伙走出困境,刘惠成不顾自己当时已是95岁的高龄,抱起残疾的小王坐上自己的“小三轮”,来到了远在虹口的残疾车专售商店。当小王坐上新轮椅车后,看见老人已累得趴在车把上睡着了。

  这些年来,刘惠成骑着这辆子女为方便他出行而买的“小三轮”,跑了一路,好事也做了一路。他的车后箱里放着3件“宝”:垃圾筐、扫帚和畚箕。从出家门到回转家门,老人只要发现地上有果皮、纸屑、碎玻璃之类,总要停下车把它们清扫干净。

  刘惠成说:“人没有累死,只有闲死,对我来说,能做好事是享福!”

  “大家快乐我就快乐”

  1999年的冬天特别冷,但每天到闸北公园锻炼身体依然是刘老的习惯。怕老人坐在冰冷的石凳上着凉,女儿给他做了一个厚厚的棉坐垫,可第一天带到公园,刘老伯就把它转送给了一位年纪更大的晨练老人;家人又做了一个,但第二天,他还是将坐垫送给了别人……

  女儿心疼地“责怪”父亲:“公园里人那么多,我们每天帮你做坐垫,也不够你送的呀!”没想到,这句话却给了刘老伯启发:多做些棉坐垫,放在公园的亭子和游客休息点,供大家保暖。

  家里的“原材料”用完了,刘老伯就到处寻找,别人丢弃的沙发,他把沙发面子和其中的海绵拿回去,白天趁子女不在家,将它们清洗晾干,晚上就在灯下一针一线缝做坐垫,然后拿到公园里免费赠送给游人,有时候也送到离家不远的敬老院里。这些年来,他先后制作了2000多块坐垫,平均每天都要做上一块。

  伞柄、小木棍、可乐瓶,外加一把切菜刀和一把榔头,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记者真的很难想象,年近百岁的刘惠成能用这些东西制作出一根根精巧的拐杖。同样是近六七年来,通过将拾来的东西“变废为宝”,刘老伯做了300多根拐杖,并用油漆将其刷饰一新,免费赠送给公园里活动的老人。

  在刘老伯的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话:“做好事已成为习惯,能让大家快乐,我就快乐。”

  长寿秘诀乐于奉献

  1908年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的刘惠成,一生信奉“听党话,跟党走”,他退休后长期在居委会工作,66岁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即将成为百岁老人的刘惠成,身体一直比较好,现在还能骑着小三轮外出“巡查”。昨天,老人的子女向前来看望刘惠成的闸北区委书记姚海同介绍说,父亲长寿的秘诀有两条:心态好,乐于为社会做好事;坚持锻炼身体。记者认为可加上一条:小辈对他很孝顺。

  本报记者江跃中 通讯员俞荫侠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