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难忘往昔 蓉城两千云南知青大聚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7日06:49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难忘往昔蓉城两千云南知青大聚首

  当年知青前日表演当年舞 摄影王天志

  前日下午,在光华会堂门前,红旗飘飘红幅高挂???成都知青云南支边35周年纪念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纪念活动演出开始了,当年的知青们陆陆续续地走进了礼堂。

  在现场为患病老知青募捐的张秀芳和赵钢捧着捐款箱,低头默默地离开了。

  纪念活动热烈举行

  总人数:2000多人

  前日下午3时,连日阴沉的天气突然放晴。从西南财经大学大门口到该校光华会堂,一路上,或开车、或坐出租公交车、或骑自行车,络绎不绝的人群赶来参加成都知青云南支边35周年纪念活动。

  盐道街中学老师杨全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之一,他也是一名当年知青。据他称,组织这样的活动,也就是当年几个知青中的积极活跃分子一联络就成了。而组织活动和参加演出,都没有什么报酬。

  据了解,当年去云南的成都知青约1.63万人,当日到场的有2000多人。这些成都知青现在有的走上领导岗位,有的成为单位骨干力量,有的经商做生意有成,但更多的是普通民众,其中不乏下岗工人。

  杨全说,经历了那么深刻的苦难,不管这些当年的知青现在身处社会哪一个层面,他们总体人生态度都是积极乐观向上的,因为苦难塑造精神。什么样的精神呢?他的评价是:团结互助、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等等。这些精神也是到场众多当年知青共同乐意提到的,并引以为傲。他们的一种普遍认识是,他们的纪念活动即使谈不上是弘扬当年精神,但也不只是一种怀旧和自我抚慰,至少是表明,许多苦难,有些精神,不能忘记。

  贫困知青现场募捐

  总金额:1000多元

  就在活动演出的光华会堂外的台阶下,摆着一个募捐箱,上面的一张告示显示,当年曾在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三师十五团四营二连的杨玉华,如今得了脑溢血,住进了新华医院。杨玉华的儿子赵钢说,1979年知青返城后,杨玉华和丈夫都在成都某商场工作,然而12年前,杨玉华便下了岗。2003年,丈夫也因为脚踝扭伤而退休,家里的生活一下子陷入了贫困。现在母亲却仍然躺在重症监护室里,虽然没有生命危险,可是却面临着右手右腿偏瘫的局面。

  杨玉华的战友张秀芳接过话来说,听说杨玉华病了,医疗费要10万元左右。她赶忙给当初的战友打电话,希望能得到帮助,可是绝大多数人都联系不上了。于是她就想趁着当天是当年知青支滇35周年的聚会,希望能有人看在战友的情分上多帮帮杨玉华,“今天有30多个人来捐款吧,一共有1000多元钱”。

  演出开始了,当年的知青们陆陆续续地走进了礼堂。

  张秀芳和赵钢捧着捐款箱,低头默默地离开了。

  知青故事

  

难忘往昔蓉城两千云南知青大聚首

  郭永宏

  1971年落户云南西边的德宏州芒市县(现潞西市),现为成都市温江区地税局党委副书记。

  那些日子 筑就我音乐殿堂

  1971年3月16日,未满17岁的郭永宏来到了云南西边的德宏州芒市县(现潞西市),被安排在一个距离县城15公里的农场里干活。郭永宏在下乡前便是一个音乐好手,下乡后的他选择了在连队里从事歌舞团的各种活动。但他白天同样要扛着锄头上山下田,干农活挣工分,只有晚饭后才能获得短暂的音乐时间。那段时间郭永宏很痛苦,他感到自己的体力和脑力每天都接近枯竭的边缘,音乐道路的前途也显得非常渺茫。

  不久后,郭永宏的音乐才能开始得到了部队上的认可,他也从连队歌舞团调入了团部的歌舞团,“那是我当知青以来最高兴的事了,算是一次人生的转折吧!”咬牙挺过最难熬的日子后,每天晚饭后的那段“音乐时间”也成了他生活的支柱,郭永宏从团部进入了师部,又从师部进入了德宏州歌舞团。

  1979年,正当其他知青都纷纷从云南回到成都时,郭永宏却选择了继续留在德宏州歌舞团???这里有他割舍不下的音乐。1981年,郭永宏在当地成了家,直至1988年3月,也就是他下乡的17年后,他终于回到了成都。虽然当年下乡时的那名翩翩少年已变成了一个成熟稳重的男子,而郭永宏对音乐的热爱在经历了17年的磨练后,依旧没有改变,一直从事着自己的音乐事业,直到1998年进入温江地税局工作。

  回首那段岁月,郭永宏心中充满了感激,“艰苦的条件磨练了我的意志和毅力!”

  

难忘往昔蓉城两千云南知青大聚首

  梁钰祥

  1971年落户云南西南部的耿马勐撒农场,现为成都华体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那阵饥饿 炼出我一世坚忍

  “饿!”回忆起在云南当知青的日子,现任四川华体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梁钰祥冒出了这样的一个字。那些赴滇支边日子留给他的,一定是段刻骨铭心的往事。

  1971年4月18日,17岁的梁钰祥来到了位于云南西南部的耿马勐撒农场,这里是云南最贫穷的地区之一。3年开荒,5年修房,他在云南农场付出了自己最有活力的8年岁月,留下最深的却是食不果腹的记忆。当地一年的气候只有两季???5~10月为雨季,其他日子就是旱季。在雨季里,外面粮食运不进去,挨饿;在旱季,地里的粮食没有收成,还是挨饿。“在那8年里,我从未消失过回到成都的想法,真的太饿了!”

  1979年,梁钰祥结束了8年知青生涯,回到了成都,做起了落地灯灯罩。1990年,梁钰祥拿着自己手中所有的1.3万元,在光华村附近租了块地,办起了制造户外灯的小厂。在小厂经营不善的时候,他又辗转前往广东,买进一些造型时尚的灯,简单加工后再在成都市场出售,直至1995年户外灯盛行,梁便由此赚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到现在,梁钰祥已是一个大型灯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了。

  “商场上的磨难有多厉害?有当年知青的日子艰苦?就算再回到以前那种吃不饱饭的生活,我还是能活下来!”谈到自己创业成功的秘密,梁钰祥把其归功于8年知青生活的风吹雨打,“经历艰苦,我收获了坚韧!”就是这样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让梁钰祥成就了今天的事业。

  

难忘往昔蓉城两千云南知青大聚首

  夏富林

  1971年落户云南瑞丽雷公山,现为四川联合律师事务所副主任。

  那场暴雨 洗礼了我的一生

  1971年5月10日,夏富林登上了南下的火车,目的地是云南瑞丽雷公山半山腰的一个连队,开始了8年的知青之路。

  “18岁那年挖电站最吓人!”说到印象最深刻的回忆,夏富林道出了下乡第二年的一次经历。那是1972年的夏天,雷公山附近深山上的一处电站被暴雨引发的泥石流掩埋。接到上级命令,他和另外9位知青组成了敢死队,凌晨3时爬上山,要连夜挖出电站,为国家挽回损失。当时暴雨倾盆,胡豆大小的雨水打在身上和脸上,阵阵发痛,身上的雨衣根本不起作用。双眼被雨水泡红的夏富林等知青手拿锄头,从凌晨3时一直挖到下午5时,“最后只有地沟里还有一团砖头大的淤泥,但没有一个人能搬动了!”夏富林不得不和另一名知青一起,2人4只手才将这块平日里一脚踢飞10米远的淤泥“抬”出了地沟。

  等到下山时,暴雨已将山路完全冲毁,这10个精疲力竭的小伙子也无力再走下去了???他们睡在陡峭的山壁上,靠着暴雨和淤泥的冲刷,硬是从山上滑到了几公里外的山下。回到住地时,发现所有人都已被泥包裹着,“胖”了一大圈。

  1979年1月,夏富林回到了成都,在一个工厂里当上了工人。又在自己的努力下,当上了厂里的工程师。随后,夏富林在中国第一次律师资格证公开考试中,拿到了令人羡慕的律师资格证,走上了律师这一行。说起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夏富林轻描淡写道:“只要当了知青,以后的这些挫折都不算什么!想想那场雨,我什么都不怕了。”

  解读 “知青精神”仍然值得提倡

  李东山四川社会科学院教授

  记者:现在有很多当年知青中的佼佼者已经成为政界官员或者生意有成,或者各行业的骨干力量,那么他们的成功是不是与他们曾经受到过艰苦的磨练有关呢?

  李东山:这样说似乎不太合适。知青的经历是那一代人的经历。然而现在他们中间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成为了行业的骨干,但他们中更多的还是平凡的人。所以他们中有些人的成功并不能说一定就与那段经历或者吃苦耐劳的精神有关。

  记者:对于知青的经历,现在许多年轻人都不了解,有的觉得他们很自由,有的觉得他们很可悲。那么知青文化是不是已经与现时代脱节了呢?

  李东山:因为所处的环境不一样了,所以年轻人不了解他们。其实当时很多知青在上山下乡后,也有困惑,但他们没有选择。就业,选择什么职业,并不是他们能够选择和决定的,因此这些也就与他们无关了。而现在的年轻人,是有权利选择和被选择的。因此所处的时代,所处的环境不同,两代人之间的思想肯定也不相同。

  记者:当时他们中,多数人有一种为了理想,不计利益,拼搏奋斗的精神。现在如何看待这些精神呢?

  李东山:知青时代虽然过去,但是这种精神跟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脱节,相反我们仍然值得提倡这种精神。为了社会,为了理想,勇往直前,不被利益驱使,正是当代很多年轻人所缺少的,他们是成功的动力,年轻人需要培养这种精神。

  本报记者 饶颖 实习记者 邓旆光 张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